别称:南豆花、白扁豆花
功效:解暑化湿,和中健脾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这句诗出自清代杰出画家、诗人郑板桥的笔下。诗中提及的“扁豆花”,源自藤本植物扁豆的花朵,属于豆科扁豆属。因其豆荚扁平,故得名“扁豆”。它亦被称为白扁豆花、南豆花,是一种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常依附于草质树木上生长。扁豆不仅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在传统医学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视作治疗疾病和滋补身体的良药。扁豆对土壤适应性强,不苛求土壤肥沃,亦不争夺阳光宠爱,而是随遇而安地攀爬于矮小棚架上,铺展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绿色画卷。无论是在墙头、篱笆,还是房前屋后、河堤旁,它都能自由蔓延,生长在那片被阳光温柔抚慰的田园绿野中,藤蔓交织,摇曳生姿。藤本扁豆由于其生长特性,常与其他草本植物缠绕生长,这使得它在自然环境中不易为人所察觉。尽管外观上并不引人注目,扁豆却蕴含着显著的药用价值,这正体现了自然界中那些看似普通野草所具有的非凡潜力。扁豆的植株可生长至相当的高度,其生长极限可达六米之高。其茎干多呈淡紫色或淡绿色,表面可能无毛或仅稀疏覆盖着柔软的绒毛。扁豆叶片的形状与荷叶相似,不仅外观相似,且均具有良好的解暑效果,因此在炎热夏季,扁豆叶片常被用作清凉食材的首选。扁豆的花期主要集中在六月至八月,此时扁豆会绽放出扁平且形状不规则的三角形花朵,花朵的长度和宽度大约为一厘米。花朵下部附着绿褐色的钟状花萼,外侧覆盖着一层白色短柔毛。花瓣通常有五片,未开放时皱缩,被外层的旗瓣所包围。花朵一旦开放,卵圆形的旗瓣便会向外反折,而两侧的翼瓣则呈斜椭圆形,基部带有小耳。龙骨瓣呈镰钩状,几乎弯成直角。在花朵内部,可见一柱状的雌蕊,其弯曲形态颇为独特。扁豆质地柔软,重量轻盈,散发出微弱的香气,味道淡雅。在挑选扁豆时,那些花朵较大、颜色偏向黄白色且散发浓郁香气的品种,通常被视为上品。
历史记载,扁豆是在15世纪中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然而,关于它的原产地,却有不同的说法,一些资料表明扁豆实际上起源于印度。这种豆类的形状独特,有点类似于西方人的眼睛,因此,有些地方称它为“洋眼豆”。除此之外,由于它生长在杨柳岸边,另有别称,那就是“杨岸豆”。扁豆的生长季节,藤蔓生长非常迅速,能够攀爬到杨树和柳条上,并与之缠绕在一起。夏天的时候,这些藤蔓上会开出美丽的白色或紫色花朵,一团团,一簇簇,在藤蔓和柳叶之间绽放,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了不少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扁豆会逐渐结出一节节薄薄的片状果实。当果实成熟,秋风乍起,扁豆的壳会变得干燥,并且枯萎。此时,如果剥去扁豆的外壳,会看到里面掉落的豆子,像一颗颗珍珠,晶莹透亮,洁白无瑕,令人赏心悦目。扁豆的藤蔓与杨柳树就这样盘根错节地一起生长,已成为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乾隆皇帝登基后,宰相陈阁老因思乡而失眠。早朝时神情恍惚,乾隆皇帝察觉异常,私下询问其故。陈阁老坦诚相告,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乾隆皇帝深受感动,遂准许他一个月的假期。一周后,陈阁老夫妇重返钱家潭,向当地商家打听太湖珍珠的详情,实则这太湖珍珠便是营养丰富的扁豆。陈阁老购得扁豆后,与夫人历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亲戚陈海生的家。陈海生,年近花甲,因临近海口而得名,对陈阁老的到访感动不已。晚餐时,陈海生夫妇仅以当地家常菜款待,其中便有炒扁豆。陈阁老夫妇对这道菜颇感新奇。扁豆口感糯软,清新爽口,隐含淡淡人参之味,陈阁老认可其美味与营养价值。饭后,陈海生向陈阁老讲述了扁豆的传奇:钱家潭地区广泛种植扁豆,而邻近地区却鲜有种植,或产量稀少。原来,钱家潭人将扁豆种于杨柳树下,利用藤蔓攀爬吸收树脂,使得豆粒饱满,形似珍珠。此外,钱家潭人以淳朴善良闻名,乐于助人,常教授外乡人养鱼、种植扁豆等技艺。陈阁老夫妇迅速品尝完扁豆,心中思索着如何向皇上进言,推广这一佳品。次日清晨,陈阁老夫妇在鸡鸣声中醒来,望见门前的小河与柳树,以及写有“冰玉堂”的小木船。陈海生引领他们乘坐小木船游览东苕溪支流。十月的寒风中,柳条泛黄,他们上岸后,发现扁豆藤蔓缠绕于柳树之上,其独特的叶片与果实与柳叶截然不同。陈海生摘下一节扁豆,里面包裹着四颗豆子,令陈阁老夫妇更加认可。返回京城后,陈阁老即在早朝上向乾隆皇帝进言,此议获得众多朝廷重臣的赞同。乾隆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许下诺言:“务必将扁豆种植推广至全国。”
自此,扁豆在全国各地扎根、开花、结果。此时此刻,我想起汪曾祺老先生的一句话:“扁豆花是最具平民色彩的花。”在沉思之际,我不禁回想起童年时期,外婆所讲述的关于扁豆的趣闻轶事。原来扁豆花在寒冷的气候中,反而能绽放得更为灿烂,结出的果实也更为丰硕。即便是在霜冻的清晨,扁豆花依旧能够热闹地盛开,似乎对严寒毫不畏惧。随着下层花朵的逐渐凋谢,扁豆角便开始生长,长度可达一柞之长。与此同时,上层的花朵依旧绚烂,果实与花朵在同一茎上并存,却互不相扰。扁豆花与其他种类的花朵迥异,那些花朵一旦盛开后凋谢,似乎便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在看似孤寂的深秋时节,扁豆花以其斑斓的色彩和充满生机的姿态,驱散了这个季节的孤寂与萧条,仿佛营造出一个如春天般美好的世界。花朵在绽放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结出果实。无论是温暖的春季,还是寒冷的深秋,只要能像扁豆花一样,不懈地展现自己的美丽,那么,每个人都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自外婆家菜园中的扁豆成熟以来,餐桌便增添了一道独特的佳肴。这道菜无论是以凉拌的形式呈现,还是以热炒的方式上桌,总是少不了扁豆的身影。起初,我对这道菜并不十分喜爱,因为扁豆似乎带有一种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让我有些排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自己竟逐渐喜欢上这种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是如此独特,唯有扁豆才能散发,它逐渐成为我记忆中家的味道。
扁豆的果实,被誉为豆类中的翘楚,它不仅是日常饮食中的常见蔬菜,还是一种疗效显著的草药。到了立冬时节,人们会收获种子,晒干后妥善保存。食用时,只需加适量水,用文火长时间煮沸或烘烤至熟,即可与咸菜搭配食用,或加入适量砂糖作为点心,亦可与粳米等煮成粥。扁豆对脾胃极为有益,特别能缓解暑湿引起的呕吐腹泻、胸闷腹胀等症状。例如,在炎热的夏季,贪食寒凉食物导致腹痛、呕吐,甚至食物中毒。加之长夏时节,湿热气候易困脾脏,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扁豆能升清降浊,具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因此,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方面,扁豆尤为擅长。若患有细菌性肠炎,可利用扁豆进行调理。实际上,扁豆花的功效与扁豆相似。与扁豆相比,扁豆花在调理脾胃的同时,消暑散邪的效果更佳。它的香气还能醒脾、祛湿、消除烦闷。无论是因湿气过重导致的困倦、乏力、食欲缺乏,还是因食物不洁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扁豆花都能有效祛除暑湿而解毒,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中焦健康,确保气血畅通。若无扁豆花,扁豆亦可作为替代品。看似纤弱的蔓生植物,却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坚韧不拔的茎蔓。白与紫交织的花朵,以其朴素无华的美丽,在篱笆间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家的温馨与安宁。每一朵扁豆花,都像是对家温柔的守望,是对生命力量的深情赞歌。它们在秋风的轻拂下,静静绽放,传递着一种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扎根生长、开花结果的希望与坚持。小小的花朵,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在无声中传递着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励着每一个观察者。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要像扁豆花一样,保持乐观,坚持生长。扁豆花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它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它的生长过程,就像是一部励志的史诗,讲述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 | 陈凤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获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区60周年长白山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志愿者”称号。```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