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再次站在了那个舞台上。巨大的穹顶灯光从头顶洒下,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每一双眼睛都聚焦在他身上。他手握麦克风,穿着一套精致的黑色礼服,胸前的丝绸领结微微反光。他深吸一口气,随着前奏响起,歌声流泻而出,清澈、深邃、如泣如诉。
那是一首他从未听过却熟悉无比的歌曲,旋律从脑海中倾泻而出,歌词仿佛不是被想出,而是从心底“被取出”。当音符达到最高点时,时间仿佛停滞了,观众全都屏住呼吸,空气中充满了奇妙的张力。
最后一个音符消失的瞬间,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主持人满脸激动地走上台,挥舞着金色的格莱美奖杯:“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恭喜林海先生——年度最佳原创音乐奖得主!”
林海的眼中泛起泪光。他向台下深深鞠躬,双手颤抖着接过奖杯。然而,就在他抬起头的一刻,灯光突然熄灭,四周的掌声和呼喊声化为一片虚无。
他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简陋的出租屋内。闹钟在床头柜上刺耳地响着,时针指向清晨七点。
他呆呆地看着天花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林海的生活平凡到令人窒息。他是南城一所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师,虽然心怀音乐梦想,但现实却早已将他磨平了棱角。他喜欢音乐,却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教着学生最基础的乐理和简单的乐器演奏,而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兴趣。除了李雪这样少数几个热爱音乐的学生,大多数人对他的课漠不关心,只是为了学分才勉强坐在教室里。
镜子中的他眼神黯淡,胡茬零乱。他看了看镜子,嘴角扯出一个自嘲的笑容:“林海啊林海,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做白日梦?”
早餐很简单,两片面包夹一片火腿。他穿上皱巴巴的衬衫,骑着老旧的自行车出了门。
学校离出租屋不远,他沿着单调的街道骑行,耳边是城市清晨的喧嚣。路过一个街头艺人演奏的小摊时,他忍不住停了下来。艺人弹着吉他,旋律简单却流畅,林海不自觉地闭上眼睛,心里涌起一种久违的感动。
“音乐……”他喃喃道,“为什么我的音乐做不到这样直接打动人心?”
自从多年前第一次梦到那个舞台后,类似的梦开始频繁出现。梦中的旋律似乎从未重复,每次都独特而完整,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然而,醒来后,旋律却总会像雾气般散去,只留下一些模糊的碎片。
林海试过许多方法去记住这些梦境。他在床头放了一个笔记本,每次梦醒后第一时间尝试记录,但笔记本上的曲谱始终是支离破碎的片段,从未能拼凑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晚上,他坐在钢琴前,盯着那张最满的笔记,心中升起一阵挫败感。他试图将这些片段拼凑在一起,但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为什么我记不住?”他愤怒地拍了一下琴键,发出一声刺耳的噪音。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大学好友张涛的电话。
“喂,林海,最近怎么样?”张涛热情的声音从电话另一端传来。
林海无奈地笑了笑:“老样子,教书,改作业,做点没用的梦。”
“没用的梦?”张涛敏锐地抓住了这句话,“说说看,什么梦?”
林海犹豫了一下,将他在梦中创作音乐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涛。
“这可有意思了!”张涛兴奋地说道,“你知道吗?我们实验室最近正在研究梦境与意识的关系,说不定能帮你找到点有趣的东西。”
“真的吗?”林海来了兴趣,“怎么帮?”
“到时候你来一趟我这儿,我用设备帮你看看——说不定真能让你记住那些梦中的音乐。”
林海感到一丝希望,也有些忐忑。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
几天后,林海来到张涛所在的脑科学实验室。实验室里满是闪烁的仪器和显示屏,墙壁上贴满了各种脑电波的分析图表。
张涛递给林海一杯热咖啡:“放松点,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你只要像平时一样睡觉就好,剩下的交给我们。”
林海躺在一张舒适的实验床上,头部连接着多个感应器。灯光逐渐调暗,耳边响起了低声的白噪音。
“开始了。”张涛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放松,像平常一样睡吧。”
林海闭上眼睛,不一会儿,熟悉的舞台再次出现在眼前。他站在灯光下,耳边响起那悠扬的旋律。他努力让自己专注于记住旋律的每一个细节,但这次,舞台上的景象变得有些不对劲。他总感觉,有某种东西在暗处注视着他。
当他醒来时,发现张涛正站在监控器前,神情复杂。
“怎么样?”林海急切地问。
张涛递给他一副耳机:“听听看吧。”
当耳机中的旋律响起时,林海呆住了。这是他梦中的音乐,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现实中!虽然有些模糊,但那种震撼人心的感觉丝毫未减。
“这真的是……太神奇了!”林海喃喃道,眼眶泛红。
张涛却皱起了眉头:“林海,这音乐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林海不解地问。
“它的频率……”张涛指着屏幕上的分析图表,“它的波形不太像一般的音乐频谱,倒更像是一种信号。”
“信号?”林海感到一阵寒意。
“对,类似于某种编码过的信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但说实话,这让我有点不安。”
林海将那首梦中旋律完善的曲子上传到音乐分享平台时,并未抱太大的期待。他想,只要有人能听到,或许就不会再被埋没在平凡的生活中。
第二天清晨,他打开手机时,差点被通知的数量吓到。音乐平台的推送充满了他的屏幕,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
“这首曲子简直无法形容!它让我觉得灵魂被触碰到了!”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音乐,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这一定是大师的作品!请问还有其他作品吗?”
林海愣住了。他看着自己从未有过的播放量数据,一时间竟不知所措。他的曲子登上了平台的首页推荐,几小时内,播放量突破了百万。
接下来的几天,林海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他的学生们忽然变得热情起来,不少人下课后主动跑来找他:“林老师,听说那首火爆的《星之门》是您写的?”
“是的……”林海有些腼腆地回答。
学生们立刻欢呼起来:“太厉害了!您怎么不早告诉我们?以后能不能教我们一些您创作的东西?”
学校的领导也注意到了这件事,破天荒地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林海:“林老师为我们学校争光,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林海听到这些话,感觉自己的心被一种久违的热情点燃了。他甚至开始相信,或许自己真的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林海开始收到更多的关注。音乐界的评论家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媒体争相报道这位“突然爆红的音乐天才”。甚至有唱片公司主动联系他,表示愿意签约发行专辑。
他参加了一些访谈节目,虽然在镜头前还有些不自然,但面对主持人和观众的赞美,他的内心充满了满足感。
“林海老师,您如何创作出这么独特的曲子?”一个主持人问。
林海犹豫了一下,回答道:“灵感来自梦境,有时候,那些旋律就像是突然出现在脑海中一样。”
“真是天才般的经历!”主持人感叹道,“您一定还会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
那一刻,林海从未像现在这样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他开始换掉旧衣服,买了一台崭新的钢琴,把那个破旧的出租屋换成了一间宽敞的公寓。他的父母打来电话,满是欣慰和自豪:“儿子,我们一直都知道你有这一天!”
林海甚至有了积蓄,第一次带着学生们去了一家高档音乐厅听演奏会。他站在音乐厅的观众席上,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荣耀感。过去的他,只能在舞台下仰望,而现在,他正逐步成为被人仰望的那个人。
然而,林海的幸福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曲子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一些奇怪的声音开始出现。
起初,是一些零星的留言:“这首曲子太美了,但我发现,每次听完后,总会梦到奇怪的场景……”
“是的,我也是!我梦到了一个巨大的门,还有低沉的声音在说话,太诡异了。”
林海并未太在意,甚至将这些评价看作是曲子的魅力。但几天后,这些评论愈发增多,并变得更加具体和离奇。
“那扇门后有什么?我总觉得它在召唤我,但又让我害怕。”
“我已经连续五天梦到同样的东西了。醒来后整个人疲惫不堪,甚至不太能分辨现实和梦境。”
有人开始在论坛上讨论林海的曲子,甚至称它为“梦之门”,并发出警告:“听这首曲子会让人精神恍惚,最好不要再听。”
起初,这些声音只是少数。但很快,林海发现,不安的评论已经占据了他曲子下方的讨论区。
林海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但与此同时,他的事业却蒸蒸日上。唱片公司为他安排了新的音乐会,更多的赞助和合作机会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他终于得到了多年渴望的东西——名声、财富、地位。
他选择忽视那些不安的声音,继续创作新曲子。而奇怪的是,每当他睡下,总会梦到新的旋律,那些旋律比之前的更复杂、更迷人,但也更加阴郁。
“这是我的机会。”林海对自己说,“不能因为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就放弃一切。”
于是,他创作出了第二首、第三首曲子,并将它们发布到平台上。果然,每一首曲子都引发了轰动,他的粉丝数量不断增加,身边的生活也变得愈加光鲜。
然而,危机开始失控。
越来越多的听众声称,他们因曲子而梦见“那扇门”,并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症状——失眠、幻觉、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一些人开始在梦境中“停滞”,无法正常醒来。
社交媒体上,“梦之门”成了一个热门词条。一些音乐评论家公开质疑林海的作品,称它可能暗藏某种“心理暗示”或“潜意识攻击”。甚至有家长联合起来向相关部门投诉,要求封禁他的曲子。
“林海先生,您的音乐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它会引发如此多的问题?”记者在采访时直截了当地发问。
面对质疑,林海的内心开始动摇。他知道,自己无法再像过去一样,视这些问题为无关紧要的小事。
深夜,林海浏览着评论区的留言,发现一位粉丝发来了一段录音。录音里充满了低沉的呢喃声,夹杂着林海曲子的旋律,但那声音并非人声,而像是某种遥远而陌生的存在。
林海第一次感到恐惧。他意识到,这些曲子可能不仅仅是来自他的梦境,而是某种无法解释的力量。他决定联系张涛,试图寻找答案。
“张涛,我的曲子……可能不是我创作的。”林海的声音带着疲惫与恐慌,“我需要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已经不再简单。翌日清晨,他敲开了张涛的实验室门。
“涛子,我觉得事情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林海将一叠打印下来的评论递给张涛。
张涛仔细翻阅着,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些现象表明,这首曲子确实触发了听者的某种深层意识。可能是情绪上的共振,也可能……是更深层的东西。”
“更深层的东西?”林海感到手心出汗,“你到底指什么?”
张涛叹了口气:“科学界有一种假说,叫‘集体潜意识共振’。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像是一个接收器,可以偶尔接触到一种超越个体的意识领域。你的曲子可能通过某种特殊频率,触发了这种共振。”
“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林海试图用笑话掩盖内心的恐惧。
“但现在,这可能是现实。”张涛严肃地说,“我们必须找到曲子的源头,以及你为什么会梦到这些旋律。”
林海点了点头:“好吧,那我们从哪开始?”
张涛思考片刻,说道:“从你的梦境入手。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你的大脑活动,或许梦里隐藏着真正的答案。”
第二次实验安排在深夜进行。张涛升级了设备,准备捕捉更详细的脑电波数据,同时加入了一个新装置,可以实时记录林海梦中的视觉片段。
“这次可能会比较危险。”张涛在开始前提醒道,“如果你感到任何不适,立刻醒来。”
“危险?”林海苦笑,“我还能更糟糕吗?”
他躺下后,灯光渐渐熄灭。耳边的白噪音逐渐消散,他的意识开始模糊,仿佛被一股力量拉进了梦境。
他再次站在那个舞台上,但这次周围的景象与以往不同。舞台上的灯光昏暗,观众席空无一人。远处有一片黑暗在缓缓扩散,像浓稠的雾气,逐渐将整个空间吞噬。
“这是……哪里?”林海低声问道。
一道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打开了门,但门从未被允许开启。”
林海猛地转过头,四周空无一人。那个声音继续说道:“你的音乐唤醒了沉睡的意识,但你并未准备好面对它。”
“你是谁?”林海喊道,“我只是……我只是写了几首曲子而已!”
“你创造的曲子,并非你真正的创作。”声音低沉而冷漠,“它们是时间的回响,未来的警告。”
舞台突然开始崩塌,林海的脚下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缝隙。他试图逃跑,但黑暗像潮水般涌来,将他整个吞噬。
林海惊醒过来,喘着粗气,发现张涛正焦急地站在他旁边。
“怎么了?”张涛问,“你的脑电波突然异常高频,我差点拉你醒来。”
林海一边缓了缓气息,一边将梦中看到的场景告诉了张涛。
“时间的回响?未来的警告?”张涛眉头紧皱,“这听起来更像是科幻小说了。”
“可是,那感觉太真实了。”林海紧握拳头,“而且,它们提到门——是不是指这首曲子?难道是曲子打开了某种‘门’?”
张涛陷入沉思。他调出了实验记录,发现林海在梦中的脑波活动出现了罕见的重叠模式,像是多个频率试图同时叠加。
“林海,这不只是你的梦,它可能涉及到某种集体意识的干扰。你的梦和音乐,是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到了我们未知的领域。”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的梦境可能并非来源于你自己的潜意识,而是来自某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场’。”
林海感到头皮发麻:“那我该怎么办?”
“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找到那扇‘门’的本质。”张涛的语气中透着一丝犹豫,“不过这可能会很危险,甚至超出我们目前的理解范围。”
林海和张涛的实验还未有定论,然而曲子引发的异常现象却愈演愈烈。
越来越多的听众报告说,他们无法摆脱梦中的景象。有人在梦中看到陌生的废墟,有人听到了不属于地球的声音,还有人醒来时流泪不止,却无法记得为什么哭泣。
更可怕的是,有几位听众出现了精神崩溃的症状。他们喃喃自语,说着“门开了”“他们来了”这样令人费解的话。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恐慌浪潮,有人称这首曲子为“诅咒之歌”,也有人将它比作“灵界的通道”。
林海坐在电脑前,看着这些报道,手指颤抖着。评论区从最初的溢美之词变成了尖锐的指责和质问。
“这首歌到底是什么?它根本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听了之后,我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了……”
“停止扩散吧,否则会毁掉更多人!”
林海关掉屏幕,捂住脸。他感到深深的绝望和内疚:“这不是我想要的……”
张涛提出了最后一次实验——这次,他们将尝试让林海在梦中与那个“声音”直接接触,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实验的准备工作前所未有的复杂,张涛甚至调用了实验室最高权限,连接了一台专门用于神经科学实验的超算系统,以分析林海梦中的脑电波和视觉数据。
“这次,我们不仅要记录,还要试图干预你的梦境。”张涛说道,“如果有任何异常,我会立即唤醒你。”
林海深吸一口气:“行吧,赌一把。”
他再次躺下,闭上眼睛,随着药剂通过血管进入体内,他的意识渐渐模糊。
梦中的场景完全不同于以往。他站在一个巨大的废墟中,天空是异样的紫色,像是被撕裂的布满裂痕的画布。四周是一片死寂,远处隐约能看到一扇散发微光的巨大门。
“那就是‘门’?”林海低声喃喃。
他向前走去,每一步都仿佛被看不见的力量拖住。他听到耳边再次响起那个熟悉的声音:“你不该来这里。”
林海停下脚步,大声说道:“告诉我真相!这首曲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会梦到它?”
黑暗中,一个模糊的身影渐渐出现。它的轮廓无法辨认,仿佛由无数碎片组成,但却散发着难以抗拒的威严感。
“你听到的,是遗失的回响。它来自过去,亦来自未来。”它的声音冰冷而低沉。
“回响?未来?”林海疑惑不解。
“每一首旋律,都是时间的一部分。你不过是无意中触碰了它的碎片。”
“那么‘门’又是什么?”林海的声音在颤抖。
“门是连接,但也是分割。当你打开它,连接的不是音乐,而是意识的交汇。而你……”那声音停顿了一下,低声道,“你是打开门的钥匙。”
林海后退了一步,冷汗浸湿了全身。他想继续追问,但周围的景象突然剧烈震动。他听见张涛的声音在远处传来:“醒来!林海,醒来!”
他被一股力量猛地拉回现实,发现自己正躺在实验床上,浑身无力。
林海从实验床上挣扎着坐起,视线还有些模糊。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像是被重锤击中了一般,耳边隐约还能听到梦中那冰冷的声音:“你是打开门的钥匙。”
“林海!”张涛的声音把他拉回了现实。
他看到张涛满脸紧张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脑电波数据。“刚才发生了什么?你的脑波活动在最后几分钟飙升到了危险水平,我们差点失去对你意识的监控!”
林海喘着粗气,将梦境中的景象和那模糊的身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涛。
张涛的脸色越听越凝重:“门、碎片、连接意识……这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你的梦境并非普通的潜意识活动。‘门’或许是某种连接点,连接了我们这个世界和未知的意识场域。”
“所以我只是……一个意外?”林海苦笑,声音低沉,“我无意间打开了某种禁忌的东西,但根本不知道怎么关上。”
张涛没有回答,而是将打印的数据递给了他:“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线索。”
林海低头看去,数据上显示的频谱复杂而诡异。在这些曲线之中,夹杂着某种规律性的波动,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
“这段频率和你的曲子完全一致。”张涛指着其中的波形说道,“但更奇怪的是,这些波形开始出现在其他受影响者的大脑中。它像是一种‘传染’,而你是源头。”
林海感到手心发凉:“所以现在怎么办?”
张涛盯着他,语气低沉:“我们必须进入梦境的更深层,找到那个‘门’,并试图关闭它。这可能是唯一阻止事情恶化的方法。”
“可是,”林海有些犹豫,“如果失败了呢?”
“那后果不堪设想。”张涛沉声说道,“但我们别无选择。”
为了这次深入实验,张涛召集了实验室最精锐的团队。他们调整了设备,准备将林海的意识引导至梦境的“深层”,试图找到并关闭那扇门。
实验室的灯光暗了下来,四周充满了仪器运转的低鸣声。林海再次躺在实验床上,周围的设备闪烁着冷光。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心跳如鼓点般敲击着胸膛。
“准备好了吗?”张涛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
“开始吧。”林海吐出了一口浊气。
药剂通过静脉缓缓进入体内,他的意识逐渐模糊,随之而来的,是熟悉却更加清晰的梦境。
这一次,林海再次来到那片废墟之中。紫色的天空裂痕更加明显,地面上散落着巨大的碎片,像是某种文明遗迹的残骸。他能够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某种压迫感,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似乎在注视着他。
远处,那扇散发微光的巨大门依然伫立着。它看上去像是用某种未知的金属铸成,表面刻满了复杂的符号和图案。这些符号像是活的一般,随着微光不断扭曲、变化。
林海向前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跨越了巨大的阻力。他的心跳得越来越快,耳边再次响起那低沉的声音:“你不该再来这里。”
“告诉我真相!”林海大喊,“这扇门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梦到它?”
声音沉默了片刻,随即低声说道:“门是意识的交汇点,它连接了你们世界的无数可能性。而你,身为‘钥匙’,不该触碰它。”
“为什么是我?”林海不解地问,“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你的存在并非偶然。”声音变得更加冰冷,“当你的音乐首次出现时,门便开始响应。它唤醒了沉睡的意识,带来了不该被揭开的回响。”
林海停下脚步,盯着那扇门,心中涌起一阵无法言喻的恐惧:“如果我不关闭它,会发生什么?”
“混乱。”声音短促地答道,“所有意识将融为一体,分界将不复存在。”
“我该怎么做?”林海的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牺牲。”那声音平静地说道,“只有你的意识,才能关闭这扇门。而代价是,你将永远留在这里。”
林海站在那扇门前,冰冷的金属光泽如同某种审判。他听着那低沉的声音回荡在耳边:“牺牲是唯一的选择。”他的手停在半空,迟迟没有触碰门扉。
他的脑海中闪过过去几年拼命努力的画面——从默默无闻到一夜爆红,从破旧的出租屋到宽敞的公寓,从被学生漠视到成为学校的骄傲……他的人生才刚刚有了曙光。
“我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林海喃喃道,声音中带着颤抖。他想起了领奖台上的掌声、舞台灯光下的荣誉,那些从小埋藏在心底的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他闭上眼睛,心里涌起深深的不舍。他想起母亲打来电话时的喜悦,听到父亲自豪地向亲戚们炫耀:“我儿子是个音乐家,他的曲子都登上国际了!”
还有那些学生,课堂上笑着问他如何才能像他一样写出动人的旋律。他答应过他们,要教他们用音乐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如果我消失了,他们怎么办?”林海喃喃道。他的眼中浮现李雪的面庞,这个对音乐充满热爱的女孩,是他的骄傲,也是他寄托希望的下一代。他如何能舍得?
现实中的实验室里,张涛盯着屏幕上的波动曲线,急切地喊道:“林海!听到我的话了吗?回来!你还有选择!”
林海咬紧牙关,手停在半空。他想回头,但脚下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牢牢钉住。
“你还有未完成的事。”一个声音在脑海中低语,那是他自己的声音,“你的梦想还没有走到尽头,你还有家人需要照顾,还有那么多的观众期待着你的新作品。你不是一直在等这一天吗?难道现在就要放弃?”
他感觉到心口像是被撕裂了一样,一半是对现实的深深不舍,一半是那扇门背后未知的威胁。他知道,如果他选择回去,他仍然可以享受那些荣耀,甚至可以继续创作更多梦中的旋律。但代价呢?那些因他的音乐而受苦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些无辜的生命会因为他的自私付出惨痛的代价。
他双手紧握成拳,喉咙发干。他不止一次问自己: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就在此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了一段画面。
他记得有一次,在一个乡下的小型演奏会上,一位穿着朴素的母亲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找到他。她握着他的手,带着感激地说道:“林老师,谢谢您的曲子,我儿子第一次听到后,就说他也想学音乐。我们家虽然穷,但我想,音乐能给他不一样的人生。”
小男孩睁着亮晶晶的眼睛问他:“林老师,我也能像你一样站在舞台上吗?”
林海笑着摸了摸男孩的头:“当然可以。音乐属于每一个人,只要你努力。”
那个画面让林海的胸口一阵发紧。曾经的他不也是那个男孩吗?不也是梦想着用音乐改变自己的命运,给世界带去美好吗?他答应过要让更多人相信音乐的力量,可是现在,他的曲子却成了伤害人们的源头。
门前的低语再次响起,带着无尽的冷漠:“犹豫没有意义。要么关闭门,要么让混乱蔓延至整个世界。”
林海的目光落在门上,那冰冷的金属表面像是一面镜子,映出他此刻的面容。他看到了挣扎的自己,也看到了他不愿面对的后果。
“这一切本该是我追逐梦想的开始……”林海喃喃道,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但如果这些梦想以别人的痛苦为代价,那它还有什么意义?”
他的手轻轻抚上门的表面,感受到那股冰冷而熟悉的震动。他的心跳如擂鼓,脑海中响起了张涛的声音。
“林海,回来!听我说,还有其他办法,我们一定能找到其他办法!”张涛的声音带着恳求和绝望。
林海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不,张涛,没有其他办法。你是个科学家,你知道我没有选择。”
他的手掌再次用力,门开始缓缓关闭。周围的空气变得狂乱,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你牺牲了自己,值得吗?”低语声冷冷地问。
“值得吗?”林海自问。
他闭上眼,回忆起父母、学生的笑脸,回忆起那位母亲和小男孩的话语。他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如果能换来他们的未来,值得。”
“林海!”张涛最后一次喊道,“你还有未完成的事,还有人等着你回来!”
林海的眼角带着一丝温柔的笑意,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他们会记得我的……我的音乐不会停止。张涛,拜托你……告诉他们,我不是为了放弃,而是为了守护。”
随着门的关闭,光芒彻底消失。林海的意识在无尽的黑暗中逐渐散去,最后的画面是舞台上的聚光灯和台下的掌声。
实验室的仪器报警声响成一片,助手急忙检查数据:“他的脑波活动完全停止了。”
张涛走到林海的身边,摇晃着他僵硬的身体:“林海!醒醒!”
然而,无论他如何呼唤,林海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他的脸上却带着一丝安详的笑容,像是终于得到了救赎。
几个月后,曲子引发的异常现象逐渐消失,社会恢复了平静。林海的故事被严格封锁在档案之中,张涛则辞去了实验室的工作,选择隐居。
一天,他无意中在自己的邮箱里发现了一封未署名的邮件,附件中是一段音频。
他点开音频,耳边传来林海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张涛,谢谢你……我很好。这首曲子,送给你。”
音频中,是一段全新的旋律。它温暖、柔和,像是一抹洒在黄昏时分的阳光,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张涛轻轻关上电脑,站在窗边,望着远方。他喃喃道:“林海,你究竟去了哪里?”
或许,有些问题注定不会有答案。而那扇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也将永远是个谜。
作者:戴嘉泽
来源: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