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翔实的文字资料、珍贵的历史图片、鲜活的影像资料······4月23日,“此生属于祖国——纪念黄旭华院士生平事迹展”专题展览在湖北省科技馆开展,回望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为新中国核潜艇事业砥砺奋进的一生。
黄旭华于1926年生于广东,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从20世纪50年代末投身核潜艇研制,到2018年以年过九旬高龄离休,黄旭华用毕生心血践行“此生属于祖国”的铮铮誓言。
该展览位于湖北省科技馆的一楼中央大厅,通过数百幅照片、近万字文字和珍贵文件、证件等实物,以及三艘核潜艇模型、多媒体影音互动等形式展出。整个展览分为“求学报国、立志科学”“任重道远、只争朝夕”和“誓言无声、此生无悔”三个篇章,完整、翔实再现黄旭华“誓做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一生。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的资料:既有1945年黄旭华投报国立交通大学报名单,报考志愿第一专业就是造船系,还有他在1988年因核潜艇首次深潜成功,所题写的诗句:“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以及黄旭华院士为鼓舞年轻设计师信心,提出的“尖端与常规”设计思想。
现场展示的实物、图片和故事,让许多观众深入了解黄旭华院士的科研成就,在感受科学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求知精神。“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但这份安宁是无数像黄爷爷这样的科学家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他们教会我们,真正的伟大不是喊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真正的爱国不仅是口头上的热爱,更是付出一生守护祖国的誓言。”光谷二小12岁的何双辰说道。“黄爷爷一生隐姓埋名30年铸造核潜艇的事迹让我感触挺深。”来自光谷二小12岁的邓梓晨说,他将阅读更多科学书籍和文章,不断提升自己,将来为科技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斯人已逝浩气存,崇高精神励后人。据悉,“此生属于祖国——纪念黄旭华院士生平事迹展”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主办,湖北省科学技术馆、武汉科学技术馆承办,并通过中部地区科普场馆联盟、湖北省科技馆联盟进行推广和巡展。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陈映琦
摄影:刘炼
通讯员:蒋怒雪 陈罗谦 徐雅丽
编辑:赵雪婷
来源: 武汉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