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全株具芳香,小花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园林、庭院绿化观赏,可配植花境,可作切花。叶可提取芳香油。以根皮入药。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红花出谷深,茅舍溢芳馨。

心有风和月,世间无了尘。

**名 称:**白鲜

**拉 丁 名:**Dictamnus dasycarpus

**分类地位:**芸香科 Rutaceae 白鲜属 Dictamnus

**别 名:**臭骨头、大茴香、胡椒、臭哄哄、千斤拔、千金拔、金雀儿椒、山牡丹、好汉拔、地羊鲜、羊蹄草、白藓皮、白羊鲜、白藓、白羊膻、白膻、山牡丹、八股牛、八挂牛、八圭牛、八木籽、野花椒等。

**异 名:Aquilegia fauriei、Dictamnus albus、Dictamnus albus subsp. dasycarpus、Dictamnus albus var. dasycarpus、Dictamnus albus var. kansuensis、Dictamnus fraxinella f. dasycarpus.

识别特征:

1、茎基部木质化草本,株高可达100厘米以上。根肉质粗长,淡黄白色。茎直立,幼嫩部分密被毛及水泡状油点。

2、小叶9-13片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无柄,先端的一片则具长柄,椭圆至长圆形,叶缘具细齿,叶轴具狭翅。

3、总状花序长可达30厘米以上;花瓣白带淡紫红色或粉红带深紫红色脉纹,倒披针形;雄蕊伸出于花瓣外;萼片及花瓣均密生透明油点。成熟的蓇葖果沿腹缝线开裂为5个分果瓣,每分果瓣又深裂为2小瓣,瓣的顶角短尖,内果皮蜡黄色,有光泽,每分果瓣内含种子2-3粒;种子阔卵形或近圆球形,黑色,表面光滑,有光泽,长约4毫米,厚约3毫米,背面拱圆,腹面具一纵脊,纵脊在中部和基端之间断开成一平面,种脐位于此平面,长椭圆形,灰白色。

**国内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宁夏、甘肃、陕西、新疆、安徽、江苏、江西、四川等地。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里口山。

**国外分布:**分布于朝鲜、蒙古、俄罗斯竺地。

**生 境:**生于丘陵土坡、平地灌木丛、草地、疏林下等处,石灰岩山地亦常见。

**物 候 期:**花期5月,果期8-9月。

**濒危级别:**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主要价值:**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全株具芳香,小花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园林、庭院绿化观赏,可配植花境,可作切花。叶可提取芳香油。

**药用价值:**以根皮入药。苦,寒。入脾、胃、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主要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等症。

编辑:Pierre

来源: 物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