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科学
泉州市科协
泉州市观鸟学会
编者按
生态系统如同一首宏大而精妙的交响曲,在这曲自然之歌中,鸟类以其灵动的身姿、多彩的羽衣和悦耳的啼鸣,成为了最为引人注目的音符之一。科普守护绿色家园。泉州市科协携手泉州市观鸟学会开设“鸟瞰科学”专题科普栏目,不定期发布鸟类科普知识,择优展播学生征文及绘画作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教育,关注鸟类保护与研究,共同维护生态平衡。这里有精心绘制的鸟类绘画,以艺术的笔触勾勒出它们的美丽轮廓;有高清逼真的鸟类图片,展现它们在林间飞翔、觅食、嬉戏的瞬间,诠释生命的活力与灵动。让我们走进充满奇妙与惊喜的鸟类世界,探索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
绿翅鸭 摄影作者:柯朝凯
绿翅鸭 摄影作者:柯朝凯
征文鉴赏 ·《喜听鸳啼燕语 愿见绿水青山**》******
2023年洛江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欧津铌
泉州市奕聪中学 高三(2)班
/ 指导老师 黄建平 /
我家住在洛阳桥边上,所以,观察白鹭不知不觉已成了日常。漫步在洛阳桥上,晨风吹拂着我的脸颊,一股凉意涌上心头。周围皆是奔腾的洛阳江水和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微风吹来,江水碧波荡漾。忽然几个白点映入眼帘,就像绿树中盛开了白色的花朵。小花们怎么在动?定睛一看,哦!原来是群调皮的白鹭。“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看完余光中爷爷的这篇文章,我合上了书页,而那些文字却依然在脑海盘旋。我带着对洛阳桥的好奇和憧憬,伴着早已映染天边浅绛的夕阳,和家人一同彳亍在洛阳桥畔,品味着洛阳桥的自然和美好。来到了树梢上,你看,树梢上飘荡着一片片嫩绿的树叶,好像小船一样在风中飘荡,还有树底下那漂亮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在阳光下绽放得十分美丽,随风飘舞。远处,小虫子们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追逐,真是好玩极了。在那海一样蔚蓝色的天空里,在那粗糙的棕色枝丫上,在那盖了瓦片的矮房,甚至辅了灰白色地砖的道路……都有我那朋友们的身姿。
我时时听见它们的声音,是从美妙的歌喉中传出来的。鸟儿们的声音很难用词语形容,却总能勾起我对它们的向往。声声鸟鸣,不似池塘边的青蛙呕哑朝哳,不似村子里令人风声鹤唳的狗吠。从"啾啾"、"咕咕咕"的小声诉说中,我们还能听到清晨的花开,感受到天空的辽阔。“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大抵如此了。
朋友,你在唱什么呢?赞美这翠绿深绿或是淡绿色的山川?呼唤从源头不断奔来的溪流?希望你能感受到这片土地逐渐富饶,希望你的翅膀更加有力。
最经常看见的就是小麻雀了。“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咕衣。”身披带有黑白斑点的棕色外套,欢快地在丛间跳着,蹦着,你的翅膀是多么的美丽呀!柔顺丰满的羽毛整齐地排列着,"扑棱扑棱"几下就腾空而起,不知去往何方。你的小脑袋总是左瞧瞧,右看看。乌黑发亮的小眼睛更是可爱了,像宝石一样高贵,闪烁着晨曦的微光,动人心魄。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我们和鸟儿们都生活在这万里山川。一身金翠,于丝竹灌丛中独舞;千呼百转,于楼台亭阁上孤飞。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大处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处可瞧"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越是进步,越要关注自然环境。越关注自然环境,离我们的最近的生命——鸟类们,越能呈现出保护环境的成效。
天论飞到多远的地方,鸟儿们总会归巢。它们都知晓“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唯有保护好我们的家园,生物种类才能越多样,植物才能越枝繁叶茂,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美好。
请看喜鹊登枝,歌丹山碧水。
绘画作品 .**《身边的鸟儿》**2023年洛江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赖雅婷****泉州市奕聪中学 高三(2)班
科普延展 ***.***绿翅鸭
雁形目鸭科鸭属
雄鸟在繁殖季节呈现灰色外观,头部深色,带有黄色臀部和沿侧翼延伸的白色条纹。头部和颈上部为栗色,饰有半月形或泪滴状的深绿色光泽斑块,斑块两侧有细白线,另有一白线从斑块前端沿喙基弯曲。胸部为淡褐色,散布小圆形棕色斑点。腹部中央白色,其余部分为白色带黑色细密网纹,近观显灰色。肩羽白色,边缘黑色,形成侧翼白条。初级飞羽深灰褐色,翼镜为黑绿色,尖端白色,与大覆羽的黄白色尖端共同构成翼镜。下翼白色,飞羽灰色,内覆羽密集暗斑。尾部和尾上覆羽黑色,两侧尾上覆羽中央有亮黄白三角斑。雌鸟黄色偏褐,翅膀和背部颜色稍深,头部、后颈、眼纹及羽毛图案为深灰褐色。
绿翅鸭偏好栖息于受保护的淡水湿地,如沼泽、小湖泊和带有丰富植被的池塘。迁徙季节和冬季,它们常出现在咸淡水交汇处,甚至海岸线的避风海湾和泻湖。它们通过潜水或翻转头部寻找食物,主要摄食水生无脊椎动物如甲壳类、昆虫及其幼虫、软体动物和蠕虫。冬季转向以植物种子为主的食谱,包括水生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的种子。绿翅鸭在繁殖季节昼行,冬季则倾向于黄昏或夜间觅食。
来源: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