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麻醉手术科配合手足外科李奇伟主任团队为一名艾滋病(HIV)患者进行了骨折手术,患者自14点50进入手术室到16点10安全返回病房,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手足外科和麻醉手术科紧密配合下为患者实施安全、高效的骨折手术。

李奇伟主任指出:作为HIV感染者,当您需要接受手术时,可能会对手术安全、隐私保护或术后恢复存在担忧。本文从患者视角出发,解答常见疑问,帮助您了解如何在术前、术中、术后主动配合医疗团队,既保障自身安全,也降低医务人员风险。

一、术前准备:充分沟通,减少焦虑

1. 主动告知感染状态

①为什么重要?

HIV感染可能影响手术风险(如免疫力低下易感染、药物相互作用等)。提前告知医生,可帮助团队制定更安全的手术方案和防护措施。

②隐私保护:

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医务人员有义务对您的感染状态保密。若担心隐私泄露,可要求医生在病历中简化标注(如仅写“特殊感染”)。

2. 心理调适:无需过度担忧

①手术安全吗?

现代医院均执行“标准防护原则”(即所有患者血液、体液均视为潜在传染源),医务人员防护经验充足,HIV感染不会额外增加手术风险。

②会被区别对待吗?

国家明令禁止医疗歧视。若发现医护人员因HIV阳性拖延手术或态度不当,可向医院投诉管理部门反映。

3. 身体准备

①坚持抗病毒治疗:

术前切勿擅自停药,保持病毒载量检测不到(U=U,即: 测不到=不传染),可降低术中病毒传播风险。

②改善免疫力:

通过营养支持或药物调整提升CD4+T细胞水平,促进术后恢复。

二、术中配合:细节决定安全

1. 术中保持体位稳定

为什么需要配合?

突然移动可能导致手术器械划伤医务人员,增加血液暴露风险。

若术中感到不适(如麻木、疼痛),可通过语言提示医生,避免自行调整体位。

2. 理解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

他们为什么穿隔离衣、戴面屏?

这是标准防护措施(所有手术均需执行),并非针对HIV感染者,无需感到被排斥。

三、术后护理:关注伤口,预防感染

1. 伤口管理

①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HIV感染者免疫力较低,若敷料被渗液浸湿,需及时更换,避免细菌感染。

②观察感染迹象:

若伤口红肿、渗液增多、体温升高,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2. 药物管理

①坚持抗病毒治疗:

术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规律服药可维持免疫力,加速康复。

②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若术后需用新药(如止痛药、抗生素),主动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抗HIV药物,避免药效冲突。

四、常见疑问解答

1. 手术会泄露我的HIV感染状态吗?

医务人员有法律义务保护患者隐私。除非涉及公共卫生安全(如需要上报疾控系统),否则不会向无关人员透露您的病情。

2. 术后需要住隔离病房吗?

不需要!HIV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染。您可正常入住普通病房。

3. 如果术中发生意外暴露,我会承担责任吗?

不会!医务人员接受过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术中若发生意外,医院有标准流程处理,您无需有心理负担。

五、心理支持:拒绝病耻感,积极面对

①寻求专业帮助:

若因HIV感染感到焦虑或抑郁,可联系心理科咨询。

②加入患者互助组织:

许多公益机构(如红丝带之家)为HIV感染者提供手术陪护、心理疏导等服务。

请牢记:HIV感染不应成为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障碍。您的配合与信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通过科学认知与规范行动,我们既能守护医患安全,也能传递医疗公平的温度!

注:若您对手术流程或隐私保护有疑虑,可提前与主刀医生沟通。

来源: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