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治疗再规范一点,或许不会走到今天……”这是54岁的杨女士在病房里反复念叨的话。两年前,她在宫颈鳞癌I B2期接受手术,本该预后良好,却因治疗不规范,一年后复发,如今已到恶病质状态。她的故事,是警示,更是对“规范治疗”的深刻呼唤。

一、治疗不规范,一年内复发!她的经历让人痛心

杨女士在2023年确诊宫颈癌时,肿瘤已处于中晚期。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手术未能彻底清除病灶,术后也未按指南要求完成规范的放化疗疗程。

半年后,她因“反复恶心呕吐”再次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盆腔广泛转移,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复发。尽管后续尝试化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但因体质急剧恶化,治疗耐受性极差,出现呕血、血便、血尿,最终进展为恶病质,最后回家安宁治疗。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专家提醒:“宫颈癌首次治疗的规范性直接决定预后。若手术切除不彻底或放化疗剂量不足,残留的癌细胞会‘死灰复燃’,甚至加速转移。”

二、宫颈癌复发:这些信号和风险,女性必须知道

1. 复发风险有多高?

①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5%-97%,但若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差等高危因素,复发率仍达15%-61%。

②复发时间:75%-80%的复发集中在治疗后2年内,5年后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2. 复发的“蛛丝马迹”

①局部复发: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盆腔包块、下肢水肿或疼痛。

②远处转移:骨痛(固定部位)、咳嗽咯血(肺转移)、肝区疼痛(肝转移)等。

③全身症状:短期内体重骤降、食欲减退,甚至恶病质。

3. 为何会复发?三大元凶需警惕

①治疗不规范:手术未切净、放化疗剂量不足或中断治疗。

②高危因素未控制:如HPV持续感染、淋巴结转移、肿瘤恶性程度高。

③忽视复查:超过60%的复发患者未按规范随访,错过早期干预时机。

三、【防复发指南】抓住这4点

1、 规范治疗:奠定治愈基石

首次治疗的规范性直接决定预后效果。建议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肿瘤专科医院,由多学科团队(MDT)根据国际指南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化疗及必要时的靶向免疫治疗。

2、精准术后管理

若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或切缘阳性,需严格遵循指南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如放疗或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理分型、分期及身体状况动态调整。

3、全程随访不松懈

①随访频率:治疗后前2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3-5年每6-12个月一次,5年后每年一次。

②关键检查: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如SCC-Ag)、盆腔MRI/CT、胸部CT等,及时发现微小复发迹象。

4、预防复发:从源头筑牢防线

①HPV疫苗接种

即使已确诊宫颈癌,接种HPV疫苗仍可预防其他高危型别感染,降低二次发病风险。建议9-45岁女性尽早接种,已患病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完成补种。

②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不洁性行为。吸烟会削弱免疫系统,显著增加复发风险,需特别注意戒除。

③免疫力维护

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蛋、豆类),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制剂,改善体质状态。

④身心关怀:抗癌路上的双重支撑

  • **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维持体力,对于消瘦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制剂,改善恶病质状态,增强治疗耐受性。
  • **心理疏导:**焦虑抑郁可能影响免疫功能,建议患者接受专业心理支持,学习压力管理技巧,保持积极心态面对治疗。

来源: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妇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