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一位新浪微博认证为“科学科普博主”、IP属地显示在广东的网民发文称:“根据动物行为异常、地磁波动、经验数据分析等,判断将在48小时内发生6级以上强震”,引发关注。

不少网友表示:自古以来,人们就观察到地震前动物行为常出现异常,这是否真的能作为地震即将来临的可靠信号呢??

4月17日晚,广州市地震局表示,动物异常行为与地震无必然因果关系。18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回应,目前,广州市地震活动基本正常,地球物理观测没有显著变化。

为什么此类传言频发呢?事实上,频频上热搜的新闻源于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地震发生前,动物会出现大规模迁徙、聚集等异常行为

动物异常的因素多种多样,宏观动物异常与地震发生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外,根据现今地震预测的实际水平,很难做到非常精确地对地震时、空、强度的预测。

微信截图_20250422102548.png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按照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精准预测地震的发生。而那些所谓动物预测地震“成功”的例子,只不过是一种巧合,动物的异常表现不能完全作为预测地震的科学依据。

在此郑重提醒大家:只有政府有权发布地震预报,其他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因此切勿相信与地震有关的一切非官方信息,更勿传谣,不让谣言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请记住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测

而是与地震波“赛跑”的科技防线

地震发生后

可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

多种渠道接收地震预警信息

你的手机开启“地震预警”了吗?

手机开通预警功能的操作比点外卖还简单: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这个功能就像给手机装了“地震闹钟”,关键时刻能抢出20秒逃生时间。

除此之外,我国部分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家中、有关单位还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专用终端。它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电视屏幕,一旦地震来袭,地震波抵达倒计时等预警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提醒人们赶快避险。

综合来源: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等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普中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