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知多少?

概念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

化疗前

1、化疗病人由于化疗时间长、化疗后的毒副作用、担心化疗的效果、化疗费用等,病人往往出现恐惧、焦虑、怀疑、失望的心理。不良的情绪会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影响化疗的顺利完成。所以化疗前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有烟酒嗜好者,要戒掉烟酒,因为烟酒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

3、化疗前,需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4、化疗前一天要保证休息,如病人入睡困难可根据医嘱适当应用助眠药,睡前温水泡脚,喝热牛奶,可避免或减轻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化疗中

1、由于化疗药物毒性较大,对血管刺激性强,建议置入中心静脉置管。

2、化疗期间,病人多饮水,尤其大剂量化疗的病人,每天应在2000-3000毫升,排尿量在3000毫升左右,以加快体内药物代谢产物的排泄,减轻对肾脏的损害,并减轻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3、病人化疗期间吃易消化,少油腻的清淡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如肉、蛋、奶、鱼,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化疗期间,每周查1-2次血常规,当白细胞低于4.0×109/L,或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医生会减少剂量或停止化疗,并适当应用升白、升血小板药物。

化疗后

1、消化道反应:这是最常见的化疗副作用,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在饮食上病人可选择比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呕吐后,立即给予温水漱口,使患者置舒适的体位;呕吐严重时,可在一定的时间内暂禁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化疗结束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2、骨髓移植: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全身表现为乏力、易患感冒。化疗后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少户外活动及家属探视次数,减少感染的机会。当白细胞低于4.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应加强病室内空气消毒,白细胞低于1.0×109/L,应置隔离病房、行紫外线消毒。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鼻子出血、皮肤瘀斑、血尿及血便等。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病人的鼻黏膜和口唇都可涂石蜡油防止干裂,注射完毕时压迫针眼数十分钟,严防利器损伤病人皮肤。病人外出时,由家属陪伴。

3、口腔炎:某些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甲氨喋呤对口腔黏膜有较强的刺激,表现为口腔干燥,溃疡,病人应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应漱口,早、晚软毛牙刷刷牙,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4、脱发:病人在感觉上无特殊不适。正确对待脱发的现实,外出时可戴假发,停药后,头发会再生长。

5、便秘:注意大便情况,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定时排便,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多饮水。香蕉在饭前吃,预防便秘效果好。如果2-3天未排便者,应使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