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下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联合石家庄科协、共青团长安区委、建安街道民政服务站、慈善工作站、荣景园社区党委、居委会、河北省知行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石家庄沐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基地开展"科学播种苜蓿 解锁农耕密码"科普研学活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840余名青少年及社会公众参与。
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科普团队的马春红研究员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种质资源墙,详细介绍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情况。随后,参与者们观看了《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基地》宣传片,并通过杨帆老师的生动讲解,深入了解了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转基因的相关知识。丰富的展板内容和专业的讲解让现场小朋友及家长收获颇丰。
在科学讲堂环节,许大金博士以"苜蓿-被忽视的'超级植物'"为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问答的形式,系统介绍了苜蓿在生态保护、饲料生产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重要价值。现场播放的《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的用途》、《苜蓿的种植方法》、《河北省电视台-盐碱地种苜蓿》等系列短视频,生动展现了苜蓿从种植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朱金永老师给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实践体验环节在杨帆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者们首先参观了智能温室,观察了不同生长阶段的小麦长势。 在科技服务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分组进行了苜蓿种植实践活动。每组5名参与者配备1名指导老师,从选种、整地到播种,完整体验了苜蓿种植的全过程。小朋友们知道了苜蓿种植过程中注意事项:"播种前,使用除草剂清理杂草,施入底肥,深耕土地,确保土地细碎无大块泥土和板结。春播时夜间温度达到8℃即可播种,播种深度和覆土都要控制在1公分左右,行距15-20公分,这样才能确保出苗率。"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们积极动手实践。基地科普志愿者全程指导,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小朋友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农业技术,更深刻体会到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此次科普研学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参与者们对苜蓿这一重要牧草有了全新的认识。活动不仅普及了现代农业知识,也搭建了一个科研机构与社会公众交流的平台,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类似的农业科普体验。
作者:马春红 许大金 朱金永 杨帆
来源: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