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认知里,肿瘤往往令人谈之色变,仿佛是难以抵挡的健康 “杀手”。实际上,肿瘤并非完全不可预防,一部分癌症通过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是可以避免的。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傅剑峰副主任精心梳理出一套科学、实用的防癌常识,从日常饮食到运动锻炼,从疾病筛查到疫苗接种等关键层面,为大家筑牢防癌 “防线”,全面守护健康。

致癌因素:这些危险因素要避开!

(一)明确致癌物(WHO 1 类致癌物)

1.吸烟:与肺癌、喉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关联紧密。

2.饮酒: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关系不浅。

3.槟榔:与口腔癌关系极为密切。

4.黄曲霉素:存在于一些发霉的花生、玉米等食物中,可引发肝癌、胃癌等,对人体危害极大。

5.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中国感染率约 50%。

6.HPV(人乳头瘤)病毒:可导致宫颈癌、鼻咽癌。

7.乙肝 / 丙肝病毒: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

(二)其他高风险因素

1. 肥胖:增加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

2. 高盐 / 腌制食品:是胃癌高发(中国胃癌发病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红肉或者加工肉(香肠、培根):易导致结直肠癌。

4. 紫外线(长期暴晒等):可引发皮肤癌。

5. 空气污染:与肺癌相关。

防癌行动:这样做能降低风险!

(一)健康饮食:吃对食物,减少致癌风险

总体原则为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

1. 多吃这些(抗癌食物证据较充分):全谷物或高纤维食物(燕麦、糙米)、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番茄(含番茄红素)、大蒜、洋葱、绿茶等,研究表明可降低多种癌症风险。

2. 少吃这些:烧烤、油炸食品,因其含苯并芘、丙烯酰胺;腌制食品,如咸鱼、腊肉等,含有亚硝酸盐;超加工食品,含防腐剂、添加剂。

(二)运动:进行体重管理

相关研究发现,长期锻炼的人至少可降低 13 种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病率

1. 推荐每天进行 30 - 60 分钟的运动和锻炼。

2. 控制 BMI 在 18.5 - 24,因为肥胖会增加癌症风险。防癌运动不必追求剧烈,跑步、球类、太极拳、八段锦等,选择一种喜欢且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坚持下去即可。

(三)戒烟限酒

1. 戒烟:任何年龄戒烟都能降低癌症风险。

2. 限酒:根据最新健康指南,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 克,女性≤15 克。需注意,一些特殊人群建议避免饮酒。

(四)疫苗接种:防癌有效的手段之一

1. 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9 - 45 岁男女均可接种):可预防宫颈癌、口咽癌。

2. 乙肝疫苗(未感染者建议接种):能预防肝癌。

(五)感染控制

1.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 C13/C14 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呈阳性者需规范治疗。

2. 乙肝 / 丙肝:感染者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通过抗病毒等治疗可预防肝癌。

癌症筛查:早发现,治愈率高!

不同年龄该做哪些筛查?

1. 肺癌:有长期吸烟史、家族史者,建议 50 岁起,每年进行 1 次低剂量 CT 筛查。

2. 胃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史者,建议 40 岁起,每 2 - 3 年进行 1 次胃镜筛查。

3. 结直肠癌:有家族史、肠息肉者,建议 45 岁起,每 5 - 10 年进行 1 次肠镜筛查。

4. 肝癌:有乙肝 / 肝硬化患者,建议每 6 个月进行 1 次超声 + AFP(甲胎蛋白)检查。

5. 乳腺癌:女性且有家族史者,建议 40 岁起,每年进行 1 次乳腺超声 / 钼靶检查。

6. 宫颈癌:女性且有 HPV 感染史者,建议 21 岁起,每 3 - 5 年进行 1 次 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 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7. 前列腺癌:50 岁以上男性,建议 50 岁起,每年进行 1 次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值得注意: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筛查年龄需提前!

防癌关键行动清单

1. 戒烟戒酒,不吃槟榔。

2. 控制体重,坚持运动。

3.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加工食品。

4. 接种 HPV 和乙肝疫苗。

5. 40 岁后进行癌症筛查(尤其有家族史者)。

专家提醒

肿瘤一科潘博主任提醒:1/3 癌症可预防,1/3 可早诊治愈,1/3 可控制!健康生活方式 + 定期筛查 = 最佳防癌策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 喻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