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 “全国体重管理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腰围和健康的关系。你可能知道肥胖会引发高血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身上的每一斤赘肉,都可能成为癌症的 “帮凶”。
研究表明,全球癌症谱的变化与肥胖人数增加密切相关,肥胖是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目前已证实与肥胖相关的肿瘤发生多达十余种,包括:更年期后的乳腺癌、肠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肾癌、甲状腺癌等。如何远离肥胖,降低患癌风险?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邓天好主任为您科普。
如何判断是否肥胖?BMI 来帮忙
判断肥胖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体重指数 (BMI)。体重指数(BMI)= 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²)。正常体重的 BMI 在 18.5~23.9 之间,高于 24 为超重,高于 28 则属于肥胖。
为何胖人更易被肿瘤 “盯上”?
胖人更容易发生肿瘤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免疫功能的下降
肥胖容易使免疫系统紊乱,免疫功能正常可以及时清除人体产生的癌细胞,从而避免肿瘤的发生;而免疫功能下降,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出现 “漏网之鱼”,从而导致肿瘤发生风险。
2.异常升高的雌激素
肥胖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比普通人普遍要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女性肥胖者相对于男性肥胖者患肿瘤率高,过多的雌激素容易导致妇科肿瘤疾病风险增加。
3.代谢异常
肥胖者体内有过多的脂肪堆积,过多的脂肪细胞使得机体处于高血糖的状态,此时机体需要分泌过量胰岛素来调节血糖,而高浓度的胰岛素对细胞癌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高血糖本身能激活低氧诱导因子 - 1α(HIF-1α),提高癌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的存活率,并且能够增强糖酵解酶类的表达,为癌细胞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此外,代谢异常也会导致耐药的提早发生,给肿瘤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4.肠道微生态失调
肠道微生态失调是指肠道微生物组分改变以及肠上皮细胞性能、通透性的变化,肥胖的发生多与肠道微生态失调有关。
肠道微生态失调可改变肠上皮细胞的屏障作用,使其对肠道微生物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肠道微生物产物入侵黏膜,刺激免疫细胞,也可通过门脉循环到达肝脏,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为肿瘤的发生提供条件。
远离肥胖,降低患癌风险,该怎么做?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邓天好主任提醒,控制体重能够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降低肿瘤的死亡风险,因此想要远离肥胖请记住以下几点:
1.控制饮食
在控制饮食总热量的同时,要合理膳食,保持食物的多样性。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果蔬类、禽畜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平均每天最好摄入 12 种以上、每周 25 种以上的食物。但一定要控制摄入量,每日食用油不超过 25g,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6g,老年人不超过 5g,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2.少久坐、多运动
任何一种运动方式都对控制体重有利。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坚持下去,保证每周 5 次,每次至少 3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值得提醒的是,久坐的人容易 “腰粗屁股大”,应每隔 1~2 小时起身站立或活动 5~10 分钟。
3.合理使用保健品及化妆品
保健品和化妆品中经常会添加雌激素的成分,或者是含有天然雌激素的成分。这些雌激素对于养颜确实有效,但过量摄入雌激素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4.学会疏解压力
压力过大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导致肥胖;还有些人压力过大时会出现暴饮暴食,加重肥胖风险。平时积极调整好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不仅能让生活工作状态更佳,还有助于控制体重。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邓天好主任提醒,虽然肥胖会增加肿瘤发生的几率,但也无需过于焦虑,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对胖人而言,合理控制体重,就是给身体减负。
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为痰湿体质,痰湿造成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土壤。故而肥胖者可以配合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药物,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陈皮等调节体质,更好的控制体重。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肿瘤二科 金禹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金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