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至4月,春风掠过鄱阳湖面,唤醒了一场紫色盛宴,大片紫云英进入盛花期,绵延的紫色花海与碧波荡漾的湖水相映成趣,宛如铺展的紫色花毯,构成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共赴这场春日之约。

地理位置 :湖口县南北港大坝东端。

地理位置 :湖口县城山镇团墩村湿地,占地800亩。

亲近大自然、置身花海、静听鸟鸣婉转,或放飞风筝迎风起舞,或远观青山绿水,露营野餐、亲子活动等;让身心与红花私语、随清风共舞,共享湿地生态之美。

紫云英****天生冷艳凝青玉,秉性温和绽紫花。

每当三、四月,

鄱阳湖畔都能看到成片的花色,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

紫云英经过一个冬天的洗礼,

吸允着阳光、雨露,拔地而起,郁郁葱葱。

一朵朵淡紫色的碎花,

星星点点、摇曳风中,

精致而典雅,透露着生命的张力!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别名翘摇、红花草等,是豆科黄芪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紫云英分枝多,被白色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上面近无毛,下面散生白色柔毛,具短柄;总状花序生,花冠紫红色或橙黄色;果为荚果,线状长圆形,稍弯曲,具短喙,黑色;种子肾形,栗褐色;花期2-6月,果期3-7月。生育期一般为210-230天。

紫云英原产于中国,日本、韩国、尼泊尔等国家均有引种栽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生长在海拔400-3000米的山坡、溪边及潮湿处。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照,能耐阴,稍耐寒;耐旱、耐渍、耐盐能力弱。

紫云英富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做牲畜饲料,其嫩梢可供蔬食;泌蜜量大且蜂蜜品质好,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也是优良的观花植物,可应用于公园、花坛、花镜中;具有固氮能力,可固定空气中氮,植株腐解时,产生大量的氮素,维持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紫云英以全草、根及种子入药,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之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紫云英,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根:用于肝炎,营养性浮肿,白带,月经不调。全草:用于急性结膜炎,神经痛,带状疱疹,疮疖痈肿,痔疮。

来源:本品为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

:植物界(Plantae)

:维管植物门(Tracheophyta)

:木兰纲(Magnoliopsida)

:豆目(Fabales)

:豆科(Fabaceae)

:黄芪属 (Astragalus)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

性味归经:微辛、微甘,平。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根:用于肝炎,营养性浮肿,白带,月经不调。全草:用于急性结膜炎,神经痛,带状疱疹,疮疖痈肿,痔疮。

用法用量:鲜根2~3两,全草0.5~1两,种子2~3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干草研粉调敷。

药用

白药:用于风痰咳嗽,喉痛,火眼,疖疮,带状疱疹,外伤出血。全草(红花菜)、种子:甘、微辛,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风痰咳嗽,咽喉痛。

紫云英的功效与作用一般有利尿消肿、健脾益气、祛风解毒、化痰止咳、补虚养血等,建议适量使用。具体分析如下:

1.利尿消肿:紫云英归脾、肺经,可以用于治疗因脾虚水湿导致的浮肿少尿,达到利尿消肿的效果。

2.健脾益气:紫云英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对因脾肺虚弱所导致的气短乏力、气虚水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祛风解毒:紫云英性温,有补肺健脾、祛风解毒的功效。与蒲公英、金银花等配伍可治疗热毒疮疡引起的肿痛。

4.化痰止咳:紫云英归肺经,对脾虚所造成的口干舌燥有补气生津的功效。除此之外,可与紫菀、杏仁等配伍达到化痰止咳的作用。

5.抗菌抗病毒:紫云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6.补虚养血:紫云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量使用可以被人体吸收,从而补血升气、扶助正气。

另外,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紫云英味微辛、微甘,性平,可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其根可用于治疗肝炎、营养性浮肿;全草可用于急性结膜炎、神经痛、带状疱疹、疮疖痈肿、痔疮。

请注意,虽然紫云英具有多种药效,但药物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使用紫云英时,应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同时,对于对该药物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紫云英可明目健脾益气

紫云英的种子、根部和全草都可以入药,具有多重功效。比如说,它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明目。特别是它的健脾益气功效,对脾胃虚弱的朋友们特别有帮助。紫云英富含类黄酮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不仅能减缓细胞老化,还能提高免疫力,真的是健康的好帮手!

紫云英种子具有祛风明目功效

大家知道吗?紫云英的种子也有很多药用价值哦!它富含类黄酮和维生素C等天然抗氧化物质,能够减缓细胞老化,提高免疫力,还能抗衰老。更神奇的是,紫云英种子还有祛风明目的功效,对眼睛不适、视力模糊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效果。所以,中草药里常用它来治各种眼睛疾病。

应用禁忌

1.孕妇禁用:紫云英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能会导致孕妇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一定风险,因此孕妇禁用。

2.过敏体质禁用:紫云英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慎用紫云英。

植物学史

中国是紫云英的起源地,种质资源丰富,以野生紫云英分布最广。公元前2世纪,紫云英早期是作为蔬菜、救荒、药用等用途种植的,或自然存在;到明代开始有紫云英作为稻田绿肥进栽培的记载;从明清时期开始,中国各地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紫云英种植经验:在1949年后,大力发展紫云英品种的选育和技术推广;1975年,紫云英在中国的种植面积达到顶峰,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均有栽培;随后,紫云英从中国流传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在20世纪40年代,紫云英几乎遍及日本各地,北部到达札幌,韩国、越南、美国西海岸和尼泊尔等地也有紫云英引种的历史。

形态特征

紫云英植株高10-30厘米,为二年生草本植物。

主根肥大,侧根发达,多分布于15厘米以内的表土层,有许多深红或褐色根瘤。

茎直立或匍匐,分枝,被白色疏柔毛

奇数羽状复叶,具7-13片小叶,长5-15厘米;叶柄较叶轴短;托叶离生,卵形,长3-6毫米,先端尖,基部互相多少合生,具缘毛;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0-15毫米,宽4-10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上面近无毛,下面散生白色柔毛,具短柄。

总状花序生5-10花,呈伞形;总花梗腋生,较叶长;苞片三角状卵形,长约0.5毫米;花梗短;花萼钟状,长约4毫米,被白色柔毛,萼齿披针形,长约为萼筒的1/2;花冠紫红色或橙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0-11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瓣柄,翼瓣较旗瓣短,长约8毫米,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长约为瓣片的1/2,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瓣片半圆形,瓣柄长约等于瓣片的1/3;子房无毛或疏被白色短柔毛,具短柄。

荚果线状长圆形,稍弯曲,长12-20毫米,宽约4毫米,具短喙,黑色,具隆起的网纹。

种子

种子肾形,栗褐色,长约3毫米。

分布范围

在日本、韩国、尼泊尔等国家均有引种栽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生长环境

紫云英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分布于全世界的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垂直分布于海拔400-3000米的山坡、溪边及潮湿处。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土壤水分要充足,排水良好 。

生长习性

紫云英喜光照,能耐阴,稍耐寒,日平均温度为10-15℃时生长最快;15-25℃为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低于5℃或高于30℃时,发芽困难;15-20℃为开花结实的适宜温度。耐旱、耐渍、耐盐能力弱,土壤水分需保持为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最适土壤pH值为5.2-6.2。对根瘤菌要求专一,在未曾种植过的新区,拌菌效果显著。花期2-6月,果期3-7月。

繁殖方式

种子休眠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不能萌发(发芽)的现象。紫云英种子的种皮坚硬,很难进行吸胀萌发,属于典型的种子硬实休眠,其硬实期长达110天,而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能够破除种皮的坚硬,一般进行人工播种繁殖。

播种前,用盐水精选种子,去除劣种及菌核病的菌核后,立即用清水淋洗干净并晾干;紫云英有20%左右的硬子,硬子种皮有蜡质,可人工擦伤种皮,以加速种子吸水发芽,提高发芽率。长江以南地区,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长江以北地区,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在水稻田套播紫云英时多采用撒播,全部收获水稻后,耕翻整地,便可播种;在棉田套种紫云英时,宜播于畦背上;麦田早春套播紫云英时,在播前宜松一次土。

栽培技术

整地

在稻田套种紫云英前,要求田面软而平,粘重淤土、泥烂田应先搁田,以免陷种烂芽;漏水的砂性土要保持薄水层;旱作地套种时,可先进行除草松土再播种,或先播后松土,以“密、匀、浅、平”为原则进行锄地,防止种子分布不匀或覆土过厚;播种前开好田间-套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水肥管理

紫云英苗期与蕾期对土壤氮素的反应比磷素敏感,可增施少量氮肥,促进其营养生长,提高鲜草产量;在肥力差、苗势弱的田块里,苗期可每亩施用人畜粪尿或化学氮肥;早春,在苏南地区的3月下旬,可施用适量的速效氮肥,即“发草肥”。初花期喷施硼肥,可提高结荚率 。

紫云英种子发芽时需要足够的土壤水分,才能保证正常出苗。发芽后至出苗期间,田间不可积水。在紫云英生长期间,无论冬前早春或是旺发阶段遇旱都要灌水,北方地区一般灌3-5次;南方春雨较多的地区,注意明涝暗渍;入冬前可灌1次越冬水,有防冻效果。

病虫防治

病害

紫云英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菌核病等。白粉病发生时可用一定浓度的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或用硫黄石灰粉喷撒;菌核病可用盐水或温水选种,淘汰菌核,或用14℃的温汤浸种,10分钟杀死菌核。

虫害

紫云英发生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均可用一定浓度的溴氰菊酯、乐果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采收

收种前,先在大田中去杂去劣,当种荚有80%以上变黑后,趁早露未干时收割,以减少落荚;收种后,进行晒透打子,并扬净归仓,若遇下雨天气,切忌堆放种荚,以免聚热而降低种子发芽率 。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紫云英富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做牲畜饲料,其嫩梢可供蔬食;泌蜜量大且蜂蜜品质好,是主要的出口蜜种,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观赏价值

紫云英是优良的观花植物,早春的繁花似红紫色的彩云,适于成片栽植于湿润的坡地或草坪上,也可应用于公园、花坛、花镜中。

生态价值

紫云英是一种重要的水田豆科绿肥作物,具有固氮能力,可固定空气中氮,活化土壤中的磷、钾,提高利用率,同时紫云英植株在腐解时,产生大量的氮素,维持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连续种植紫云英3~5年后,可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地力,如黏土田、板结田变得疏松;沙质土变得不易渗漏水肥。

药用价值

紫云英以全草、根及种子入药,性微辛、微甘,平,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全草主治急性结膜炎,神经痛,带状疱疹等;根可治疗肝炎,营养性浮肿,月经不调等;其种子在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被称为草蒺藜入药,在四川被称为沙蒺藜入药,可治疗目赤肿痛。

以下的赏花注意事项,助你拥有一段无忧的赏花之旅。

健康防护

鄱阳湖水域存在血吸虫隐患,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被称为“疫水” ,尾蚴能快速钻入人畜体内。游客在乘船前往湖中心草洲观赏紫云英花海时,要严禁接触水面。若因生产抢险等特殊情况必须接触疫水,务必涂抹防护药膏、穿高筒胶鞋、戴橡胶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还可在流行区、流行季节服用吡喹酮预防血吸虫病。游玩结束后一个月左右,一旦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脏不适等症状,需警惕血吸虫感染,及时前往血防站检查治疗。此外,春季花粉易引发过敏,有过敏史的游客出行前可口服抗过敏药物,赏花时尽量减少皮肤外露,也可戴上口罩。若在赏花过程中感到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应立刻离开,出现哮喘症状需马上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紫云英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种,无法辨别时切勿随意食用,以防中毒。

其他注意要点

自驾前往赏花地时,提前通过导航规划好路线,部分区域位于保护区,要严格遵循规定,不能擅自闯入未开放区域。选择浅色系小清新风、田园风碎花裙或古风汉服等与紫色花海适配的服装,拍照会更出片 。拍照时间可选择在上午9:00 - 11:00和下午16:00 - 18:00,光线柔和,拍出的照片效果更佳。爱护花草,不随意践踏、采摘紫云英,保持花海的自然风貌;随身携带纸巾、湿巾、饮用水等物品,同时做到爱护环境,随手带走垃圾 。

春季鄱阳湖地区天气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出行前查看天气预报,备好保暖外套 。由于紫云英生长区域多为草地,蚊虫较多,带上花露水、防蚊喷雾等防蚊虫用品,避免叮咬。

来源: 掌上九江、九江文化旅游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