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的轻响
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突然,耳前传来一阵轻微的擦擦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耳前轻轻摩擦。你疑惑地摸了摸耳朵,却什么也没发现。这神秘的声音从何而来?其实,这很可能是你的颞下颌关节在“窃窃私语”。
在平日:当我们大口咬下一块苹果,苹果发出“嘎嘣脆”的同时,偶尔也会有迟到般的“咔咔”声。这不是苹果进到嘴里后的“打招呼”,而是我们耳前的颞下颌关节,在活动时发出的声响。在生活中,这些声音或许司空见惯,但它们背后藏着我们身体的一个小秘密-颞下颌关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会出声的关节。
一.颞下颌关节:身体里的“门铰链”
我们知道,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是连接下颌骨和颅骨的重要关节,它位于耳朵前方的面部两侧。就像人体的一个精密的“门铰链”,负责着下颌的开合、咀嚼、说话等的复杂运动。这个关节由颞骨、下颌骨、关节盘、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是我们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
如果把颞下颌关节想象成一扇门:下颌骨是门板,颞骨是门框,而关节盘就像是嵌在门铰链里的缓冲垫,防止骨头直接撞在一起发出碰撞般的“砰砰”声。当我们每次张嘴、闭嘴、咬东西或者说话时,这个“门铰链”都在忙碌而有序的工作。
是的,这个关节盘的位置就在我们耳朵的前面。如果你用手指轻轻按住耳前的皮肤,然后张嘴闭嘴,可能会感觉到一点点的活动——这就是它的工作区域。
二.耳前的擦擦声:“擦擦声”的由来
为什么这个关节会发出擦擦声呢?其实,这和它的结构还与运动方式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关节盘和骨头之间也会有轻微的摩擦,就像房间的门在开关时的轻微吱吱声。但当我们大口咬苹果、啃个硬面包或者大打哈欠时,关节的活动幅度变大了,摩擦声就可能更明显。
这些声音通常是无害的,就像机器运转时的轻微响声,提醒你它正在努力的工作。但如果声音变得很大,甚至像“咔嚓”声,或者伴随着其他的不适,那就可能是我们的关节在“抗议”了。
三.从“擦擦声”到“咔嚓声”的原因:从正常到异常
1.正常的“低语”
在日常的生活中,颞下颌关节发出轻微声音是很常见的。比如,关节盘在运动时的稍微滑动,或者关节内的润滑液(滑液)流动时产生的微气泡破裂,都可能会带来轻微的擦擦声。这就像汽油车引擎在怠速时发出的低鸣,大多数时候是正常工作的声音。
研究表明,这种正常的关节声在人群中非常的普遍。
一项研究发现,约有30%-50%的健康人群在张口或咀嚼时会有轻微的关节声(Dimitroulis, 1998)。所以,如果当我们偶尔听到耳前的擦擦声,不用太紧张,可能只是关节在“伸展筋骨”的待机工作状态。
2.异常的“警报”
但如果声音变得响亮时,比如“咔嚓”一声!或者像门铰链生锈时发出的刺耳吱吱音,那可能就是颞下颌关节发出的警报了。这通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有关。以下是则一些可能的原因:
①关节盘移位:关节盘就像缓冲垫,如果它滑出了正确位置,就会导致骨头间的直接摩擦甚至碰撞,发出大响声。如同房门门铰链里的垫片松了,开关时就会嘎吱作响。
②关节炎症时:关节内部发炎时,摩擦也会加剧,就像生锈的铰链会越磨越响。
③肌肉紧张时:长时间的紧咬牙或磨牙也会让周围的咀嚼肌过度劳累,影响关节的稳定性。
④结构上的异常:有些关节结构不那么完美,比如下颌骨和颞骨在生长的时候没有同步好,也会出现匹配兼容问题,就像开关门时的卡壳。
四.偶尔的关节声响:关节的“疲劳信号”
如果只是偶尔听到耳前的轻微擦擦声,往往不用太担心。这可能是关节在长时间使用后发出的一点“疲劳信号”。如同,我们连续咀嚼了一小时的口香糖,或者在饭桌上大快朵颐了一顿超硬的菜,关节可能会小声“抱怨”几句“擦擦声”。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让它休息一下。少吃硬东西,避免下大张嘴打哈欠,甚至可以用热毛巾敷一敷耳前,帮助肌肉和关节放松放松。就像我们跑步后需要停下来喘口气一样,颞下颌关节也需要休息一下。
五.警惕:当关节声比较大
不过,如果关节声变得很响,甚至让你觉得“有点吓人”了,或者伴随以下症状,那就得提高警惕了:
Ⅰ:疼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常会感到耳前区、面部甚至颈部的疼痛,尤其在咀嚼、说话或张口时更为明显。这种疼痛就像关节在喊:“我累了,快救救我!”研究也表明,约有20%-30%的TMD患者会经历慢性疼痛(List & Jensen, 2017)。
Ⅱ:张口受限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法像以前那样大张嘴,甚至张到一半就卡住了,就像关节被什么东西挡住了,无法完全打开。这可能是关节盘的移位或肌肉僵硬引起的。
Ⅲ:掉下巴(关节脱臼)
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关节脱臼,下巴掉下来了,合不回去。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需要赶紧去看医生,通过专业手法复位。如果经常掉下巴,关节脱臼的频率多了,那么一定不能拖,得看一下。
如果关节声响大了并伴随了这些症状,那就不是简单“疲劳信号”那么简单了,而是关节在敲响警钟,提醒我们该找医生看看了。
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原因:为什么关节会“罢工”?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成因复杂,有时就像一场多方参与的“集体罢工”,可能由以下因素引发:
外伤:比如摔倒撞到了下巴,或者碰撞引起的颈部拉伤,都可能会伤到关节。
咬合问题:牙齿的排列不齐或咬合不正,也会让关节承受额外压力。就像门框歪了,铰链就需要调整一样。
不好的习惯:长时间的嚼口香糖、咬笔头或者夜间磨牙,都会让关节和肌肉超负荷。
全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严重糖尿病等疾病,可能让关节发炎甚至变形,恢复变慢。
压力:焦虑或紧张时,人们容易长时间的紧咬牙关,这会加重关节负担。
七.怎么办呢?
好消息是,TMD大多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它通常不会无限恶化。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对方法:
1.休息为主:少嚼硬物,避免大张嘴,让关节“放个假”。
2.药物缓解: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3.物理治疗:热敷或冷敷能放松肌肉,就像给关节做个“SPA”。
4.咬合板:牙医可能会建议佩戴定制的咬合板,调整咬合关系,减轻关节压力。
5.一定要去看医生:如果症状严重,比如经常掉下巴或剧痛难忍,那就得找医生了。
6.对于少数顽固的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手术。
最后:倾听关节的声音
颞下颌关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默默工作的“螺丝钉”,它支撑着我们吃饭、说话和笑出声。当它发出轻微的擦擦声时,或许只是在说:“嘿,我在这儿呢!”但如果声音大得像”咔嚓声”,伴着疼痛或下巴卡壳,我们就需要注意了。因为,关节的声音值得我们用心倾听!
参考资料:
1.Dimitroulis G.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 clinical update. BMJ. 1998;317:190-194.
2.List T, Jensen RH.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old ideas and new concepts. Cephalalgia. 2017 Jun;37(7):692-704.
3.Durham J, Newton-John TR, Zakrzewska JM.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BMJ. 2015 Mar 12;350:h1154.
4.《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 颞下颌关节疾病 (TMD).
来源: 紫龙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