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对维持内环境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很多时候,肾脏出现问题时,身体会在晨起后发出一些信号。若能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对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及时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眼睑或下肢水肿
早晨起床后,如果发现眼睑明显水肿,原本的双眼皮变得肿胀、不明显,甚至眼皮沉重,有“抬不起来”的感觉,这很可能是肾脏在“求救”。同样,观察脚踝、小腿部位,若按压后出现凹陷,且久久不能恢复原状,也是异常表现。这是因为肾脏主要负责调节体内水钠平衡,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或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现异常时,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就会在身体的疏松组织,如眼睑、下肢等部位潴留,形成水肿。如果水肿持续超过一周,且伴有体重突然增加,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患有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肾脏疾病。
二、尿量异常或尿液泡沫多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晨尿呈淡黄色、清亮透明,尿量一般在300 - 500ml左右。若晨起后发现尿量突然大幅减少,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者明显增多,超过2500ml,都可能是肾脏浓缩或稀释功能受损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若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密的泡沫,且静置30分钟后仍不消散,极有可能是尿蛋白升高的信号。这通常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到损伤,原本无法通过滤过膜的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疾病,需尽快进行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三、恶心呕吐或口中有氨味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毒素的能力下降,体内的尿素氮等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会在血液中大量蓄积。这些毒素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晨起时出现恶心、干呕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闻到食物气味就会呕吐。病情进一步发展,当毒素蓄积到一定程度,患者口中会出现类似“尿味”的氨臭味,这是尿毒症的典型表现之一。若长期忽视这些症状,可能会引发尿毒症性胃肠炎,不仅加重营养不良,还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检查肾功能指标,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四、乏力头晕且血压升高
肾脏受损后,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骨髓造血,生成红细胞,为身体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当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时,会引发肾性贫血,患者晨起后常感到乏力、头晕,活动后症状加重,同时面色苍白。此外,肾脏还参与调节血压。当肾脏功能失衡时,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导致血压异常升高,尤其是清晨血压升高更为明显,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这种高血压往往难以通过常规降压药物有效控制。当乏力头晕与血压升高这两类症状同时出现时,应高度怀疑肾性高血压或慢性肾病已影响全身循环,需尽快完善肾功能、血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
肾脏疾病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但这些晨起后的异常表现,却是肾脏发出的重要“求救信号”。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基础疾病,或长期熬夜、滥用药物的高危人群,更应关注自身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两种及以上,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尿常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疾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守护肾脏健康。同时,也要提醒身边的人关注这些症状,早发现、早治疗,为生命健康筑牢防线。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