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珍珠草、野鸡公花、阉鸡尾、剦鸡草、屋脊草、酸罐罐、四毛草
功效:活血调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矮桃,这一名称或许会令人误以为它属于桃树科,实际上,它与桃树并无亲缘关系。矮桃隶属于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民间,它亦有诸多别称,例如珍珠草、野鸡公花、屋脊草、狼尾巴花以及狼尾珍珠菜等。它亦被称为珍珠菜。有趣的是,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珍珠菜,矮桃并不显得矮小,反而其高度可能超过城市湿地中常见的泽珍珠菜的三倍。那么,为何人们会称其为“矮桃”呢?据《中国植物志》记载,矮桃之名源于《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书中解释称:“矮桃的叶片形状类似桃树叶片,但其高度通常不超过二三尺,因此得名。”又因其忠诚的品质,象征着对爱情和友情的忠诚与坚守,故得花语“忠诚的呵护”。这样的解释似乎让一切疑惑变得清晰。的确,矮桃的叶片与桃树的叶片相似,形状均为长椭圆形,并具有类似羽状的叶脉结构。进一步观察发现,矮桃的植株确实较为矮小,这便与它的名字相符合,与桃树相比,便有了“矮”字。此外,矮桃的生长习性与桃树不同,它通常生长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如山地的阴坡或溪流边。然而,桃树偏好阳光充足的环境。无论是名字,还是形态,矮桃都打破了常规,给人带来一种惊异的错觉,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我们创造的一个小小的奇迹。矮桃株植的形态较为低矮,整个植株被一层黄褐色的卷曲柔毛所覆盖。这种覆盖层赋予了植株一种独特的外观,使其在众多植物中脱颖而出。其根茎部分横向生长,呈现出淡红色的色泽,这种颜色在土壤中显得格外醒目。茎部直立向上,高度一般在四十至一百厘米之间,形状为圆柱形,茎的基部带有红色,且不产生分枝,这使得植株看起来更加简洁有力。叶片以互生的方式排列,叶片形状为羽状分裂,可以是长椭圆形或者阔披针形,小叶的边缘呈现锯齿状,这种锯齿状的边缘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常见的防御机制。叶柄长且呈槽沟状,叶片颜色为深绿色;叶片的先端逐渐变尖,基部则逐渐变窄,这种形态有助于植物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两面散布着黑色粒状的腺点,这些腺点是植物的分泌结构,它们能够分泌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代谢物质,这些物质通常具有刺鼻的气味,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害虫的啃食,从而保护植物免受侵害。
矮桃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序顶生在茎的顶端,形状犹如天鹅优雅的脖颈,盛花期的花序长度约为六厘米,花朵密集且时常弯垂,常常偏向一侧,随着花期的推进,花序逐渐伸长,果期时长度可达二十至四十厘米。苞片呈线状钻形,长度略长于花梗;花梗的长度大约为四至六毫米;花萼的长度在三毫米左右,其裂片几乎分裂到基部,裂片形状为卵状椭圆形,先端圆钝,边缘为膜质,并带有腺状的缘毛。花朵虽小,却是密集,犹如一条大尾巴,上面密密麻麻地生长着洁净的小白花,宛如晨曦中的一抹轻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为植物增添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气质。花冠基部合生,裂片形状为狭长圆形,先端圆钝;雄蕊内藏,花丝基部大约一毫米,并贴生于花冠基部,分离部分长度约为二毫米,被腺毛所覆盖;花蕊洁白如珍珠,因此,将这种植物命名为“珍珠菜”也显得非常合适。花药的形状为长圆形,长度大约为一毫米,这种花药在授粉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到夏季,正值矮桃盛花期,这时,一片片层叠的“桃叶”之中,冒出一根根白色的尾巴状花序,它们形态各异,非常可爱。当漫步在田间巷陌中,你总会惊喜地发现,那些矮桃树仿佛热情洋溢的小姑娘,正挥动着它们的枝条,向每一位路过的行人亲切地招手。这种自然的欢迎方式,让人几乎无法抗拒,不由自主停下脚步,去欣赏它们那朴素无华的美丽。欣赏者自然摆动的双手,恰好触摸到它微微弯曲的尾巴。凑近仔细观察,将会发现矮桃的花穗上,会挂满许多尚未绽放的小小花苞,这些花苞远看就像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白珍珠,雄蕊的花丝上,布满密密麻麻的腺毛,若在晨雾中,这些腺毛上会沾满细小的水珠,晶莹剔透。随着时间的推移,洁白的小花会从花序的底部次第开放。花序就会呈现出一种弯曲的形态,宛如白天鹅优雅的曲颈,因此看起来非常美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当花瓣半开的时候,花药就已经开裂,吐出一大堆小颗粒状的花粉粒;雌蕊则要等到花朵完全展开后才成熟,便在柱头上分泌出一层肉眼可见的黏液层。这是矮桃为昆虫提供的奖赏。这时,一些小甲虫,在花序上来来回回爬行,它们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尽管矮桃没有牡丹那样倾国倾城的绝世美貌,也没有玫瑰那般盛世容颜的华丽,但是,在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中,它依然显得格外耀眼,如同璀璨的明星,散发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几次与矮桃相遇,感觉矮桃的花序总是整整齐齐朝向一个方向,好像在夹道欢迎我一般。可是,我却总把它与狼尾花混淆。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花朵来直接辨别植物,尤其是矮桃花的形状,矮桃最易于辨认的特征便是它的花朵,花朵形态独特,就像一条短短的狼尾巴,这种形象让人过目不忘。然而,在它尚未开花的季节,矮桃的辨识度就显得有些困难。其实,狼尾花与矮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它们都隶属于报春花科珍珠菜属的范畴,也算是亲近。这两种植物,都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它们的生长地点在山坡、灌木丛以及草地等,而且,在中国多个地区,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在形态特征上,狼尾花与矮桃之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相似之处。它们的根茎都呈现出横向生长的特性,并且都拥有细长的匍匐枝,这些匍匐枝的节上容易生根。在叶片的形状上,两者也表现出了相似性,都呈现出披针形的形态,不过狼尾花的叶片较为狭窄,呈现出窄披针形,而矮桃的叶片则相对宽大,呈现出宽披针形或者椭圆形。此外,这两种植物的花朵颜色均为白色,花冠裂片的形状也十分相似。在开花时间上,狼尾花与矮桃也有着共同之处,它们的花期通常都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七月之间。
矮桃,不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全草都可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消肿解毒和活血调经的神奇功效。关于矮桃最早的药用记载,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由朱橚主持编写的《救荒本草》中就有提及,具有显著的活血作用。在多部地方中草药文献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它具有活血调经、利湿健脾、解毒消肿等多种功效;主治女性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因此又被称为“调经草”;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水肿、痢疾;以及跌打损伤、喉痛、乳痈等病症。矮桃全草含有紫云英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其根部富含多种以报春花皂苷元A和二氢药用樱草皂苷元A为苷元的皂苷,这使得矮桃成为备受瞩目的全植株抗癌“明星”。现代科学研究揭示,矮桃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具备显著的抗氧化功效,能够有效中和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这对于预防癌症复发具有积极意义。此外,黄酮类物质还展现出抗炎特性,能够抑制炎症过程,减缓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存信号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有效遏制肿瘤的发展。尽管矮桃名中带“桃”,却不宜作为水果食用,但其嫩叶却是一种美味的“野菜”。嫩叶鲜香柔润,营养价值极高。嫩茎叶中富含粗纤维、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钾的含量尤为突出,食用时,可将嫩茎叶用开水焯烫以去除苦涩味,随后清炒、做汤或凉拌皆宜。民间视其为对妇女有益的蔬菜,常作为产妇的补身菜谱。然而,需注意的是,由于矮桃性质偏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此外,低血压人群及孕妇亦不建议食用矮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 陈凤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获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区60周年长白山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志愿者”称号。
来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