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科普绩效自评报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对科普工作非常重视,设立科普办公室,所长任组长、分管所领导任副组长,归口木材工业研究所科技处管理。

建立由“木材认知”“木材利用”“木质家园”和“木文化”4个科普板块组成的科普团队20余人,其中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担任首席科普专家,指定1人专门负责本部门的科普工作。制定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科普工作计划,纳入各部门年底考核指标。建立了科普基理工作机制,对科普工作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本年度1人获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普先进工作者,并晋升正高级职称。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基础情况

向公众开放的科普资源与基础设施包括展示场馆和室外基础设施,依托木材工业研究所现有科研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而成,主要包括: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标本馆
位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依托单位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展馆总面积1500m2,保藏国内外木材标本3万6千余号,9638种,隶1954属,260科馆藏量居亚洲第一。依托木材标本馆开展认知木材主题科普活动。
2.国家林草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位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占地总面积约8500m2,是原林业部1995年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依托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场馆,开展“木材利用”主题科普活动,包括木材与科学、木材用途、木材加工利用、木材利用新技术等。
3.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VOC实验室
位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占地总面积约1500m2,成立于1988年8月8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第一批授权成立的国家质检中心,依托科普主展馆“VOC实验室”开展“木质家园”主题科普活动,传播木竹产品及其环保性能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知识,倡导社会公众坚持绿色可持续消费理念,提升全社会使用绿色家居的环保意识。
4.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门营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26000m2(40亩),建筑面积9500m2。设立“木文化”科普版块,包括伍德木工坊、木材加工机械馆、文物建筑木结构展馆等室内科普展馆,以及木竹建筑公园、木材野外试验场等室外科普场所,为社会公众普及传统木文化、木文化创意、木材与人类文明发展等科学知识。
年对外开放天数300天,服务公众人数5000人次。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开展“木材认识”板块科普活动,通过木材标本馆内标本实物、木材展品、图书、珍贵史料展示,现场讲解和互动,向活动参加人员普及树木生长、重要濒危珍贵木材,木材识别新技术等知识。举行198次,接待人980人次。

举办“小鲁班养成记”木材科普暑期研学季活动系列活动9期,暑期累计接待来自重庆、云南、北京等地区中小学生500余人。

参加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协组织“门头沟区2024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现场进行最新木质复合材料的功能性和适用性科普展示推广,参与人数500多人次。


科普进校园,在“平谷区东高村学校第二届科技节暨六一庆祝活动”等举办科普报告,参与人数合计350人次。

参加中国消费者协会“月月315”咨询活动,举办“室内空气甲醛治理”专题科普报告,参与人数约500人次。

(四)在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参加2024年全国林草科技周主会场科普活动,开展了木材彩色玻璃、认知木材与榫卯文化和竹产业研究院成果展示共3个互动展示平台,参与人数1000余人。

参加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北京主场活动,在“科创荟”版块,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分别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彩色木玻璃”和鲁班锁、斗栱等传统榫卯结构。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科技爱好者,他们对彩色木玻璃的创新发明和制备方法以及传统榫卯结构中的鲁班锁、鲁班凳的巧妙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与人数约600人次。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入选首批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可通过北京教育新地图等微信公众号查询和预约,主要以电话预约为主。
科普网站:
1.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网站,馆藏量亚洲第一的木材标本馆介绍,木材知识普及。
网址https://bbg.caf.ac.cn/index.htm。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科普板块,设置认知木材了解木材、地板知识、红木知识、木制品知识、政策法规等科普板块。
网址https://criwi.caf.ac.cn/kpzs.htm
3.科普中国公众号,在科普中国平台开通了单位和个人公众号,发布科普信息、科普知识和科普视频作品等。
网址:https://cloud.kepuchina.cn/homepage/kphIndex?type=1&id=11362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人数(或人次)。
鼓励全体科研人员,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承担科学普及的责任和义务,科技工作者通过科普讲座、走进校园、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参与人数80人次。

杨忠研究员到中国科技馆、国家自然博物馆等作题为《从“钻木取火”到木材科学前沿技术》科普报告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建立由“木材认知”“木材利用”“木质家园”和“木文化”4个科普板块组成的科普团队20余人。其中专职人员4人,兼职人员16人。建立以研究生为主的科普服务志愿者团队,人员15人。
2024年投入科普经费约92万元,其中科普场馆建设75万元,科普运营15万元,承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普及课题“认知木材科普体验研学活动”1项,经费9万元。

二、特色工作
结合我单位科普资源,开展以下特色科普活动
特色活动1:认知木材—走进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
学生到达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国家林草局木材标本馆)集合,介绍参观须知和安全注意事项,馆前合影。参观木材标本馆,认知木材科普讲解(40分钟)
前往馆外木化石展区,讲解2亿年以前的木材硅化石,参观讲解与恐龙同年代的活化石(水杉)
前往科普教室,主讲老师授课,木材榫卯文化介绍,学生动手操作拼装木材榫卯结构教具。
特色活动2:木材文化园科普实践体验活动
学生到达中国林科院木材文化园(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西区)集合,伍德木工坊、木材加工机械馆、文物建筑木结构展馆、沉香展览馆、及木竹建筑公园、木材野外试验场等参观讲解与科普体验。
前往科普教室,主讲老师授课(木材榫卯结构与中国古代建筑、或沉香知识与文化等讲座)
实践科普活动,木材榫卯结构拼实践、或沉香手工艺品制作等
DIY科普实践活动(可选):木作制品DIY制作,从原材料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锯、刨、磨、车、铣等手工制作工序,亲手制作1件文创制品。

三、问题不足
目前本单位的科普工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为主,还不能通过科普创收维持收支平衡,依托单位每年需投入一定的运行维持经费。目前尝试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特色科普服务活动。

四、工作建议
希望能够设立面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专项科普课题,开放申请。

附件: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科普基地简介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立于1957年3月14日,是我国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成员。现有在职人员166人,其中正高级28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林草局百千万人选9人,国家林草局科技创新团队3个、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2人。研究领域涵盖木材性质、木质复合材料、木(竹)结构、木材保护、古木建筑、智能制造等,拥有行业唯一的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馆藏量亚洲第一的国家林草局木材标本资源库,以及国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林业系统第一个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也是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团体成员,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除了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研究任务,遵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等文件精神,主动承担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开展了以“木材与生活”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主要包括:
1.“认知木材”科普板块
依托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开展,展馆总面积1600m2。标本馆起源于1928年北平精神生物调查所,现保藏国内外木材标本3万6千余号,9638种,隶1954属,260科;木材切片3万6千余片,约1500种,隶570属,136科;腊叶标本约6000余号,木材标本树种馆藏量藏量局亚洲第一。依托木材标本馆,成立了国家林草局木材标本资源库、木材标本国家创新联盟、中国首个CITES全球野生动植物鉴定实验室、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木材考古联合实验室等。研制了“吸管木材年轮”、“透气木材”、“世界最轻木材”、“世界最重木材”、“发香木材”等科普展品。目前开展的“木材认知”科普版块,生动形象地为公众普及了树木生长、认识木材以及可持续利用木材等科学知识。
2.“木材利用”科普板块
依托国家林草局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总面积约8500m2,是原林业部1995年首批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木材利用”主题科普活动,包括木材与科学(木材与四大发明、木材与计算科学、木材与测量科学、木材与计时科学、木材与能源科学五个方面)、木材用途(包括衣、食、住、行和艺术五个方面)、木材加工利用(从钻木取火、古老传统木材加工技术到现代木材加工技术)、木材利用新技术(木材海绵、超强木材、透明木材、木材防火、功能改良、防腐抗菌等方面)等。为公众普及了木材加工技术发展、木材利用新技术等科学知识。
3.“木质家园”科普板块
依托国家人造板与木质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占地总面积约1500m2,成立于1988年8月8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第一批授权成立的国家质检中心,挂靠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是木竹产业领域的国家级专业检验机构。科普主展馆“VOC实验室”配备国内最先进的甲醛、VOC等检测设备,为行业和社会民众提供检测、咨询等全面服务。依托本场馆开展“木质家园”主题科普活动,拥有家具、人造板、木质复合材料、木材、竹材、木地板、木质门窗、橱柜、护墙板、壁纸和楼梯等木质产品的质量检测科普条件设施,传播了木质产品及其环保性能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知识,倡导社会公众坚持绿色可持续消费理念,提升全社会使用绿色家居的环保意识。
4.“木文化”科普板块
依托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开展,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门营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26000m2(40亩),建筑面积9500m2。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前身是木材工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国家计委1995年批复建设,2021年优化整合后纳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林草局主管唯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科研-科普-孵化相结合的平台。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设立“木文化”科普版块,包括伍德木工坊、木材加工机械馆、文物建筑木结构展馆等室内科普展馆,以及木竹建筑公园、木材野外试验场等室外科普场所,为社会公众普及传统木文化、木文化创意、木材与人类文明发展等科学知识。
取得的注科普荣誉和称号:
1.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
2.全国林草科普基地(2021-2024),中国林学会,2020年
3.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第一批),国家林草局、科技部联合颁发,2023年
4.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海淀区教委,2023年
5.木材与人类自然教育基地,中国林学会,2019年
6.北京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2023年
7.梁希科普奖“木作榫卯夏令营”,中国林学会,2019年
8.2023年全国优秀林草科普微视频“认知木材—走进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国家林草局,2023年。
9.第二届全国林草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一等奖“柔性薄竹折叠”,国家林草局,2024年
特色科普课程
1.认知木材--走进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
地点: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
时间:40分钟(工作日常年开放,提前一周预约)
内容:科普视频、标本馆参观、显微镜观察、专业讲解等。
受众:中小学生、大学生、科研工作站、周边群众。
2.科普进课堂--木材与人类科普教育实践课程
地点:中小学校教室
时间:40分钟(常年开设,提前一周洽谈)
内容:每节课1个主题,结合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开展浅显易懂、生动活波的科普实践课程。内容包括:认知木材、中国古代木结构知识赏析、木材榫卯知识与文化、从“钻木取火”到木材科学前沿技术、家具与木地板知识等环。
受众:中小学在校学生。
3.“树参天地心向栋梁”木材科普研学
地点: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西区(门头沟区石门营)
时间:1天(暑期开设,提前1周预约)
内容:一日研学科普讲解及园区参观,细木作手工体验及园区参观,沉浸式木屋搭建体验,含设计,开料及自主搭建完成任务等。
受众:中小学在校学生、家庭亲子团。
4.传统木作技艺体验
地点: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西区(门头沟区石门营)
时间:4小时(常年,提前1周预约)
内容:木作学院、伍德坊、鲁班像参观,讲解木作传统工艺,培训木作工具使用方法,进行各类木作工艺劳动的体验活动,制作并带走DIY木作制品(可选)。
受众:中小学在校学生、家庭亲子团。
联系人:
高瑞清,中国林科院木材所科技处,总负责,联系电话:010-62889413,13601348783
马灵玉,中国林科院木材标本馆,联系电话:010-62889463,13581888293
王雨晨,中国林科院木材所(西区),联系电话:010-69803704,17611210667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