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本周迎来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

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

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癌症风险因素;

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

促进早诊早治;

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

并定期复查。

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我国每天超过一万人罹患癌症,每8秒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中国人一生患癌的风险高达25%。很多恶性肿瘤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直到发展到正常组织受压迫、身体功能出现问题才会表现出症状,这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按时体检、早期干预,可以预防45%的癌症,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宣传折页

防治肿瘤,守护健康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公敌,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倡导发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为健康助力!

关键数字先知道:

约有40%的癌症可预防;

1/3早发现可治愈;

90%的癌症早期不疼不痒!

病因与现状

目前认为癌症发生是由多种外源性致癌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癌前疾病史)和内源性促癌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营养因素、心理与社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为482.47万,肺癌、肝癌、胃癌发病率居前三(详见图1),男性世标发病率高于女性(209.61/10万vs197.03/10万,详见图2)

图1:中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万人)

图2: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顺位

这些信号要留意:

▪持续2周的咳嗽/声音嘶哑

▪️消化不良,长期乏力

▪️体重莫名下降达10%

▪️伤口、溃疡长期不愈合

▪️无痛肿块/淋巴结肿大

▪️大便突然变细、带血


5个防癌小锦囊:




人类征服癌症最好的途径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应了解其危险因素、早期表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遇癌不恐慌、科学防癌、远离癌症!

体检报告中

乳腺结节、肺结节

和甲状腺结节最为常见

结节是肿瘤吗?

是否一定会发展成癌症?

往下看,听专家聊一聊↓

肺结节跟肺癌有关系吗?

专家:无需过度恐慌

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

最新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显示

肺癌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支修益介绍

在首次做胸部CT检查发现的肺结节中

95%以上都是良性的、陈旧的

可能跟您已经和平共存了

三年、五年或十年

只是第一次做CT刚刚被发现而已

可以说并非小结节就是肺癌

不要过度恐慌

虽然肺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但由于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难发现因此高危人群还是要重视早期筛查哪些人群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戳视频,听专家解答↓

首先是年龄,大多数国家都是年龄定在50岁以上

二是如果每天吸烟超过1包以上连续吸烟超过20年以上,这样的烟民,也可以定义为肺癌的高危人群;

三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

四是既往有肺部疾病的人群;

最后一点,就是有长时间工作生活在肺癌高发地区的人群。

乳腺结节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数据显示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

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每年新发病例约为42万例

很多女性都会查出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一定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乳腺结节包括乳腺癌

也包括乳腺的增生结节

乳腺囊肿以及乳腺纤维瘤等良性肿瘤

绝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

尤其是长期存在合并疼痛

又无明显增大的结节

一般良性乳腺结节不需特殊处理

定期复查即可

如果检查提示乳腺结节

有恶性风险

则需要尽快处理

专家表示

筛查规范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1~2年进行筛查

一般来说,对年轻、未婚的女性以超声筛查为主

而对年龄大的女性是X线筛查为主

发现甲状腺结节怎么办?如何区分是良性还是恶性?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我国发病率第七位的常见癌种

其中,女性甲状腺癌发生率是男性的3倍

与女性垂体功能紊乱等有关

发现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如何区分是良性还是恶性?戳视频,听专家解答↓

目前,甲状腺彩超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

通过影像分级可进行良恶性判断

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来源: 嵊州市妇幼保健院、科普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