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科学

泉州市科协

泉州市观鸟学会

编者按

生态系统如同一首宏大而精妙的交响曲,在这曲自然之歌中,鸟类以其灵动的身姿、多彩的羽衣和悦耳的啼鸣,成为了最为引人注目的音符之一。科普守护绿色家园。泉州市科协携手泉州市观鸟学会开设“鸟瞰科学”专题科普栏目,不定期发布鸟类科普知识,择优展播学生征文及绘画作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教育,关注鸟类保护与研究,共同维护生态平衡。这里有精心绘制的鸟类绘画,以艺术的笔触勾勒出它们的美丽轮廓;有高清逼真的鸟类图片,展现它们在林间飞翔、觅食、嬉戏的瞬间,诠释生命的活力与灵动。让我们走进充满奇妙与惊喜的鸟类世界,探索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

豆雁 摄影作者:郑榕凯

豆雁 摄影作者:吴轲朝

征文鉴赏 ·《南迁**》******

2023年洛江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洪紫涵

泉州洛江外国语学校 高二(14)班****

/ 指导老师 王杰 /

我家住在洛阳桥边上,所以,观察白鹭不知不觉已成了日常。漫步在洛阳桥上,晨风吹拂着我的脸颊,一股凉意涌上心头。周围皆是奔腾的洛阳江水和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微风吹来,江水碧波荡漾。忽然几个白点映入眼帘,就像绿树中盛开了白色的花朵。小花们怎么在动?定睛一看,哦!原来是群调皮的白鹭。“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看完余光中爷爷的这篇文章,我合上了书页,而那些文字却依然在脑海盘旋。我带着对洛阳桥的好奇和憧憬,伴着早已映染天边浅绛的夕阳,和家人一同彳亍在洛阳桥畔,品味着洛阳桥的自然和美好。来到了树梢上,你看,树梢上飘荡着一片片嫩绿的树叶,好像小船一样在风中飘荡,还有树底下那漂亮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在阳光下绽放得十分美丽,随风飘舞。远处,小虫子们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追逐,真是好玩极了。世间万物,应运而生,我乐游其中,翱翔于天空。

清风拂过树梢,吹落树上的最后一片树叶,大雁们扇动着它们的翅膀,向南而去。我站在原地呆滞不前,看着同伴们慢慢化为黑点而后消失不见,我确实是不肯动身。每当我想到在这趟通往南方的路途中总会失去几个朋友,便对这趟路途充满了恐惧。但随着冬天缓缓到来,我才不得不跟着最后一群南迁的朋友们离去。

迎着风,跟在雁群后方,我静下心慢慢享受着这短暂的没有人类打扰的时光。经过半天的劳累飞行,我们终于发现一片沼泽,满心欣喜向下飞去,却在半空时一股恶臭扑面而来,我微屏着气,向下飞去探索着这股恶臭味的源头。越往下飞,越多五颜六色的垃圾映入眼帘,许多朋友被这冲天的气味熏得晕头转向,有的翅膀无力,有的摇摇欲坠......

我记得这些垃圾在人类生活的城市中随处可见,没想到在我们栖息的沼泽中也有成片的垃圾。大家盘旋在半空,最终只能在树梢上短暂的休息,片刻便启程离开。我依旧沉浸在杂乱的沼泽中,内心极其复杂,不停的问我自己:人类是好是坏?我想不清楚。然而这一路上总不会这么一帆风顺,看着我身边的朋友们纷纷下落,我虽心存疑惑,但也紧跟着向下飞去,可他们下落的速度太快甚至是直直落到地面。我低头一望,看到地上站着零零散散的人类手上拿着往年用来捕捉我们的武器,良久我才意识到这是人类的狩猎期!他们通过观察,每年都会在雁群南迁时守在我们必经之路并将其捕捉用来换取他们的利益,太可怕了!

低空飞行的我成了他们瞄准的目标,我的尾巴被迅速击中失去了少许平衡,我只能左右摇晃着向前飞去,却还是因为疼痛而重重摔在地上。迷迷糊糊中我隐约看到一位女孩跑来将我捧在手心,出于对人类善恶的模糊我挣扎着想要脱离,却被手掌禁锢动弹不得。“你受伤了,我帮帮你好吗?”听着她轻柔的语气我才稍微放松了警惕。回到女孩的住所,看着周围整洁的卧室,窗外的风吹草动,我不禁又陷入了思考,一样的问题我却改变了答案:或许人类是善良的。女孩总是一边轻轻抚摸我的翅膀一边翻阅着手机中的新闻,一晃而过的熟悉的照片,我立马挣扎着翅膀,女孩似乎懂得我的意思,有一次仔细端详起那张照片:布满垃圾的沼泽,人类提着大网一点一点地拾起沼泽上的五颜六色,“他们正在尝试补救你们的栖息地呢,有太多的鸟类因环境受到伤害,他们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内心马上明朗起来,人类也在保护我们啊!知错就改,那他们就是好人类。翅膀也慢慢恢复如初。

我又重新启程,回到我新的起点。

绘画作品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2023年洛江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杜斯彬泉州市马甲中学 初一3班/ 指导老师 韩莎莎 /

科普延展 ***.***豆雁
雁形目鸭科

头部和颈部暗棕色至烟灰色,上体和披肩中棕色,边缘苍白,翅膀覆羽灰色,飞行羽黑褐色。尾下覆羽和尾缘白色,下翼暗灰黑色。喙基部和尖端黑色,中间橙色带,腿和脚橙色,虹膜深棕色。幼鸟相似于成鸟但较暗淡,有明显的苍白边缘的披肩羽毛,头部和颈部颜色较淡,喙和腿橙色较暗。

繁殖季节栖息于亚北极泰加林湖泊或亚平原森林河谷,迁徙期间和冬季则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附近农田。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飞行时由一只有经验的头雁领队,形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形。警惕性强,远离人类活动。

营巢于多湖泊的苔原沼泽地或泰加林附近的河岸与湖边,巢置于干燥的地方,由雌雄共同筑巢。

来源: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