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校园里的“世纪辩论”
春日,上海交大的校园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嫩绿的新芽在枝头探头探脑,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然而,校园里却弥漫着一股别样的气息,一场关于植物气味的“世纪辩论”正在悄然上演。
学生们在校园中穿梭,当路过那一片片盛开的石楠花时,不少人都不由自主地捂住了鼻子,嘴里发出“退退退”的声讨。石楠花那独特的气味,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有的学生皱着眉头,加快脚步想要逃离这片“气味区域”;有的学生则相互调侃,抱怨这气味简直是“生化武器”。
而学校的后勤部门面对学生们的声讨,并没有一味地忽视。他们用“15天花期换350天好空气”的温柔回应,为这场绿化纠纷带来了新的视角。后勤部门耐心地向学生们解释,石楠花虽然花期的气味让人不太舒服,但它在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番回应,硬是把原本可能激化的绿化纠纷变成了一场全民科普大课堂。学生们开始认真思考,重新审视石楠花在校园绿化中的意义。
石楠花的“气味密码”:植物界的生化武器?
石楠花,被很多人称为春天的“不可描述”之物。那股独特的气味,如同一个神秘的密码,隐藏着植物生存的奥秘。石楠虽然名字有点古怪,但它其实是蔷薇科大家族中的一员,跟我们常见的苹果、山楂、樱桃、梨都是扯得上亲戚的。它每年4-5月开花,复伞房花序远看有种花团锦簇的感觉,如果走近还没被熏倒的话,石楠花其实也相当好看,和蔷薇科的其他亲戚们开的花有挺多相似的地方。
其实气味像精液的花也不是仅石楠花一家,在模仿上更加专业的是板栗花,确切地说是板栗的雄花(精液味不就得是雄的嘛),由于它的气味太有代表性,甚至被反过来用于形容精液的味道。不过呢,板栗花的气味其实和精液的气味只是在嗅觉层面相似,若是深究,它们所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其实是完全不相同的。
2018年,张小平(Xiao ping Zhang音)的“板栗花散发的精液样气味的中性解吸萃取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中指出,板栗花中鉴定出二十种挥发物,大多数含氮,其中对精液样气味贡献最大的是1-吡咯啉、1-哌啶,2-吡咯烷酮和苯乙胺。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石楠花这股独特的味道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这味道能够吸引传粉界的VIP客户——食蚜蝇和甲虫。食蚜蝇和甲虫被这股气味吸引而来,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帮助石楠花完成授粉,从而延续后代。同时,这股味道还能让啃叶子的害虫瞬间开启“嫌弃模式”。害虫们对这股气味避之不及,不敢靠近石楠花,也就减少了对石楠花的侵害。
更有趣的是,人类对石楠花气味的感知就像一个“气味盲盒”。约30%的人天生携带特殊嗅觉基因,他们闻到石楠花气味的浓度是普通人的十倍。这就导致了不同的人对石楠花气味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的人觉得石楠花散发的是清新的草木香,仿佛置身于幽静的森林之中;而有的人却觉得像误入了海鲜市场处理间,那股浓烈的气味让他们难以忍受。下次遇到石楠花时,不妨和朋友来个“闻香识基因”小实验,说不定比星座测试还能准确地展现出个体的差异。
气味植物图鉴:绿化界的香水家族与臭气天团
如果把城市绿化带比作一个巨大的香水柜台,那么这里汇聚了各种各样“气味控”所喜爱的植物,它们形成了不同的家族和团体。
香妃代表队
- 白兰花:白兰花宛如一位优雅的贵妇,自带香奈儿5号同款配方。它的花朵中,苯乙醇和丁香酚的组合散发出高级定制般的香气。当白兰花盛开时,整条街都弥漫着那淡雅而迷人的芬芳,仿佛给城市披上了一层温柔的香纱。
- 桂花:桂花是秋天的“气味暴发户”。它所含的β - 紫罗兰酮具有强大的扩散能力,能让三百米开外的奶茶店都争相推出桂花拿铁。每到金秋时节,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那浓郁而香甜的味道,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香境之中。
- 香樟树:香樟树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是行走的天然樟脑丸。它所散发的气味具有驱虫的功效,专治各种蚊虫不服。就连流浪猫似乎也对它的气味有所忌惮,在路过香樟树时都会绕道做标记。
药罐子天团
- 紫薇:紫薇花有着独特的气味,它是单宁酸混合挥发油的神奇药香,堪称植物界的藿香正气水。紫薇不仅花朵美丽,其气味还可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城市带来了一份别样的健康气息。
- 柠檬桉:柠檬桉自带驱蚊buff,就像一个天然空调。它的叶子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物质,只要将叶子搓一搓,就能散发出类似花露水的味道,是纯天然的驱蚊利器。
臭气俱乐部VIP
- 臭椿:臭椿江湖人称“树界鲱鱼罐头”。它的气味极其浓烈,连皮糙肉厚的毛毛虫都要捏着鼻子搬家。臭椿的气味虽然不被人类喜爱,但在自然界中,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意义。
- 石楠花:石楠花是15天称霸气味界的“争议女王”。它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花期的15天里,石楠花的气味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有人厌恶,有人却能理解它背后的生态价值。
这些植物就像绿化界的“气味特工”,各自有着不同的任务。有的负责勾引蜜蜂,帮助植物完成授粉;有的专职驱赶害虫,保护其他植物的生长;还有的兼职人类的心情调节师,用它们的香气舒缓人们的压力。下次路过绿化带时,不妨仔细感受一下这些无声的“气味艺术家”所带来的奇妙体验,给它们点个赞。
城市绿化的“选秀标准”:植物也要考编制?
很多人可能以为,植物只要长得好看就能进入城市绿化的行列,其实不然。城市绿化有着严苛的“公务员考试”,植物要想在城市中“落户”,需要通过重重考验。
生存能力大考验
在上海这样“春如四季”的魔幻城市,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植物需要同时具备抗湿热、耐寒潮、防盐雾等超级体质。例如,香樟具有较强的抗湿热能力,能够在上海潮湿闷热的夏季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悬铃木则比较耐寒潮,在寒冷的冬季也能顽强生存;海滨木槿具有防盐雾的特性,适合种植在靠近海边的区域。此外,土壤PH值检测比人类体检还严格,稍有不符,植物就会直接“落选”。城市绿化部门会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详细的检测和分析,确保选择的植物能够适应土壤环境。
业务能力大比拼
- 空气净化组:香樟以年吞18kg二氧化碳的“大胃王”实力C位出道。它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为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 降温小能手:一株成年悬铃木就相当于5台空调全天候作业。悬铃木的树冠庞大,叶片茂密,能够遮挡阳光,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 隔音达人:女贞树墙能让广场舞音响自动降噪6分贝。女贞树的枝叶密集,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反射声音,减少噪音的传播,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颜值即正义
城市绿化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环境,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从春天的樱花雨到秋天的银杏毯,城市绿化设计师都是隐藏的“色彩魔法师”。他们巧妙地搭配不同的植物,营造出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梧桐树的斑驳光影、紫藤廊架的梦幻隧道,这些植物的光影艺术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连路灯都要嫉妒。
文化附加题
每棵树都可能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法租界的悬铃木藏着老上海的咖啡香,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变迁和发展,成为了老上海文化的一部分;崇明岛的水杉林记录着围垦岁月,是崇明岛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就连石楠花都能在《本草纲目》里找到它的中药方剂身份,堪称植物界的斜杠青年。植物在城市中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文化的载体。
未来城市绿化的脑洞剧场
想象一下2040年的城市绿化,那将是一个充满科技感和创意的世界。
气味调节路灯
气味调节路灯将成为城市的新景观。它能够实时监测PM2.5等空气质量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自动释放柠檬香茅或薄荷清香。当空气质量较差时,路灯释放出清新的气味,不仅能够改善空气的味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益。
基因编辑花坛
通过CRISPR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定制无醛版石楠花。这样一来,石楠花既保留了它在生态方面的优势,又不会因为那股独特的气味而让人难以接受。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被同学嘲笑闻到石楠花后的反应了。
AR绿化导航
只要扫码,就能看到头顶香樟树的“人生简历”。AR绿化导航会详细记录香樟树的生长过程、经历过的事件,甚至连掉过几个鸟窝都有记录。这让人们更加了解身边的植物,增强了人与植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联系。
气味社交APP
气味社交APP将成为人们分享和交流植物气味体验的平台。用户可以打卡“今日最佳香气”,系统会自动推荐同好聚集地。人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城市中各种植物的气味之美。
未来的城市管理者可能还要开设“气味调解员”新岗位。因为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因植物气味引发的问题。例如,紫藤花香太浓可能会引发鼻炎患者的投诉,或者玉兰派和桂花派居民可能会因为对不同花香的喜好而引发“香气战争”。“气味调解员”将负责处理这些问题,维护城市中人与植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人与植物的气味攻防战
这场人与植物之间关于气味的“博弈”已经持续了八千年。人类既贪恋玫瑰的芬芳,享受着花香带来的愉悦和浪漫;又嫌弃石楠的“体香”,对那股独特的气味避之不及。既享受香樟的驱虫神技,感激它为我们驱赶蚊虫,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又吐槽它春天掉“毛毛雨”,给清洁工作带来了麻烦。
上海交大在处理石楠花气味问题上展现出了智慧。他们用数据说话,通过监测发现种植石楠花后PM2.5降低了15%,用具体的数据证明了石楠花在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同时用情怀动人,强调石楠花15天花期能换来350天的好空气,把石楠花比作“350天的空气银行”。这种方式把一场可能升级的“绿化战争”变成了生动的生态教育课,让学生们更加理解和支持城市绿化工作。
下次再遇到“气味暴击”时,我们不妨学学绿化专家的思考方式。首先,掏出手机查查这个植物的隐藏技能,了解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其次,计算下它全年提供的生态福利,看看它为环境改善做出了哪些贡献;然后,想想有没有既能保全面子又不伤里子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不影响植物生长的前提下,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气味对人的影响;实在不行,网购个防毒面具也挺酷的,这也是一种有趣的应对方式。
从巴比伦空中花园到纽约高线公园,人类始终在寻找与自然共处的黄金分割点。我们不能因为植物的气味不符合我们的喜好就将它们拒之门外,也不能忽视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或许真正的智慧,就是既允许石楠花放肆15天,展现它独特的生存方式;也包容有人戴着鼻塞路过,尊重每个人对气味的不同感受。毕竟,包容多样性本就是生态系统的终极奥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城市环境。
作者简介:梁仁海,桂林理工大学教师,高级实验师;科普中国专家,2023年、2024年科普中国百佳科普号《桂粤科普》运营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桂有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广东省科普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高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1]XiaopingZhang,Yin Ji,Yi Zhang,Fen Liu,Honghan Chen,Jianchuan Liu,Eric StorrHandberg,Vitaliy V. Chagovets,Konstantin Chingin. Molecular analysis ofsemen-like odor emitted by chestnut flowers using neutral desorption extractive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 Analytical and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9,411(18).
[2]王玲. 12种常用乔木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效益及抗性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刘夙.行道树已经很努力了,你知道吗?[J].课堂内外(科学Fans),2015(10):32-35.
[4]孙桂琴.是是非非说石楠[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3(07):44-45.
[5]江胜利. 杭州地区常见园林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6]张余康. 精液为何气味浓[N].医药经济报,2002-12-13(A04).
来源: "桂工"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