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与死神赛跑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就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发令枪。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突发疾病患者若能在"黄金4分钟"内获得有效急救,存活率可提升40%以上。但现实中,因错误施救导致的二次伤害案例占比达27%。掌握科学的急病识别与急救方法,就像随身携带的"生命保险箱"。本文将以心梗、中风、气道梗阻、癫痫4种常见急病为例,用最易懂的方式教会您如何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一、急病识别四部曲
1. 心梗预警信号: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如同大象坐在胸口),常向左肩、下颌放射,伴随冷汗、恶心。女性可能出现不典型症状如上腹痛、呼吸困难。
2. 中风"FAST法则":Face(面部歪斜)-Arm(肢体无力)-Speech(言语不清)-Time(立即拨打120)。特别注意突发性视野缺损或剧烈头痛。
3. 气道梗阻表现:患者突然无法说话,双手掐喉呈"V"型手势,面色发绀。婴幼儿可能出现哭声减弱、咳嗽无力。
4. 癫痫发作特征:意识丧失、四肢强直阵挛、牙关紧闭,发作后出现意识模糊期。需与晕厥区分:癫痫发作时瞳孔散大,晕厥者瞳孔正常。
二、急救黄金手册
1.心梗急救: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心衰者除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收缩压>90mmHg),每5分钟重复1次,最多3次。禁用拍打肘窝等错误方法。
2.中风急救:记录发病时间(决定溶栓窗口),保持患者侧卧位防止误吸。切忌强行喂食喂水,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可用手机拍摄发作视频供医生参考。
3.气道梗阻施救:成人采用海姆立克法:站于患者背后,拳眼对准脐上两指,快速向上冲击。婴儿采用"拍背压胸法":头低脚高位,五次背部拍击接五次胸部按压交替。
4.癫痫处理:移开危险物品,垫软物保护头部。发作时勿强行约束,记录抽搐时间。发作超过5分钟或连续发作需立即送医。发作停止后帮助清理口腔分泌物。
结语:急救技能不是医生的专利,而是每个公民的生命必修课。美国心脏协会统计显示,接受过急救培训的旁观者,能使心梗患者存活率提升2-3倍。建议公众:①参加红十字会认证的急救培训(取证周期仅16学时);②家庭常备急救包(含应急药物、呼吸膜等);③每半年复习急救知识。记住,正确的"不作为"有时胜过错误的"乱作为"——当无法准确判断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拨打120就是最佳选择。
数据来源:
1. 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急救指南》(2023)
2.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急救指南》(2020)
3.《柳叶刀》癫痫急救专题(2021)
4. 中国急诊医学联盟《公众急救白皮书》(2022)
来源: 科普医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