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樟树——这座享有**“中国药都”**美誉的城市,孕育着一种独特而珍贵的陈皮品种——樟头红。它不仅承载着樟树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更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价值,在陈皮世界中独树一帜。

历史溯源:千年传承的药都珍品

樟树种植樟头红的历史可追溯至近千年前 ,最初它被称为化红,曾作为备受欢迎的水果,凭借其独特口感远销至俄罗斯等地。1958年,樟头红更是因突出表现,获得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其品质的高度认可,也见证了它在当地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樟头红入选“赣食十味”,再次彰显了它在江西特色农产品中的卓越地位,成为江西饮食文化和农业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樟树市洲上乡作为樟头红的核心产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这里三面环水,湖泊星罗棋布,土质为富含养分的油沙质,地下水丰富且水质优良,为樟头红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土壤环境。同时,赣中地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使得樟头红柑橘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充分积累糖分、芳香物质以及各类营养成分,最终造就了樟头红陈皮独一无二的品质。

从外观上看,樟头红柑橘果实呈扁圆形,成熟时单果重100 - 150g。果蒂四周平整或微微隆起,上面分布着独特的沟棱。其果皮相对较厚,成熟时呈现出鲜艳夺目的橙红色,表皮犹如精心雕琢一般,油点细密且突出,熠熠生辉。当柑橘被制成陈皮后,这些特征依然保留,成为樟头红陈皮的显著外观标识。

从内在品质来说,樟头红陈皮富含挥发油、橙皮苷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挥发油赋予了陈皮独特的浓郁香气,同时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食物;橙皮苷则具有出色的抗炎、抗氧化、降低血脂等功效,对维护人体心血管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樟头红陈皮不仅药用价值高,还能制作出许多美味又养生的药膳。顺应四季变化,合理食用樟头红陈皮制作的药膳,能更好地调养身体,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春季:陈皮春笋煲

材料:樟头红陈皮5克、春笋200克、排骨300克、姜片、葱段适量。

做法:排骨焯水备用,春笋去皮切块。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小时。

功效:春季肝气旺盛,易影响脾胃。这道汤中,春笋清热化痰、利水消肿,樟头红陈皮理气健脾,搭配排骨滋养气血,能帮助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还可缓解春季常见的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

夏季:陈皮绿豆汤

材料:樟头红陈皮3克、绿豆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绿豆提前浸泡2 - 3小时,陈皮洗净。将绿豆和陈皮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绿豆开花,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易出汗、中暑。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樟头红陈皮能理气和中、燥湿化痰,二者搭配制成的绿豆汤,既能有效清热解暑,又能调节肠胃,预防夏季因贪凉饮冷导致的肠胃不适。

秋季:陈皮雪梨盅

材料:樟头红陈皮5克、雪梨1 - 2个、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洗净,顶部切开,挖去果核。陈皮切丝放入雪梨盅内,加入适量冰糖和清水,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放入蒸锅中蒸20 - 30分钟。

功效:秋季气候干燥,易伤肺阴。雪梨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樟头红陈皮理气润肺,此药膳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口渴、咳嗽少痰等症状,滋养肺部,呵护呼吸系统健康。

冬季:陈皮羊肉汤

材料:樟头红陈皮8克、羊肉500克、白萝卜200克、姜片、葱段、料酒适量。

做法:羊肉切块焯水,白萝卜去皮切块。锅中倒油,放入姜片、葱段爆香,加入羊肉翻炒,倒入料酒去腥。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5 - 2小时。

功效:冬季人体阳气内藏,需要补充营养来抵御严寒。羊肉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益气,樟头红陈皮去腥散寒、理气开胃,搭配白萝卜消食化痰,整道汤品既能暖身滋补,又能避免滋补过度导致的消化不良,是冬季养生的佳品。

樟头红陈皮,在悠悠岁月中,从江西樟树的土地上萌芽生长,历经时光雕琢,成为药食两用的珍品。它带着历史的厚重、产地的灵韵、品种的卓异,融入四季药膳,滋养着人们的身心。无论是春季唤醒脾胃的陈皮春笋煲,夏季消暑解渴的陈皮绿豆汤,秋季润肺生津的陈皮雪梨盅,还是冬季暖身滋补的陈皮羊肉汤,樟头红陈皮都以独特风姿,为生活添彩,为健康护航。愿这颗药都瑰宝,继续在时光长河中闪耀,为更多人带来自然的馈赠与养生的智慧。

来源: 江西省药膳食养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