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在医学上称之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影响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情绪不稳定以及行为异常等,这些症状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步加重,最终导致完全丧失社会、生活及行为能力,影响寿命。目前,针对老年痴呆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但都只能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在核心治疗(逆转或显著延缓)上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整体呈现推进缓慢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医生团队尝试通过外科手段—“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老年痴呆,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手术正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陆续地开展,但大部分人还不了解这种新疗法,接下来就跟大家聊聊手术怎么治疗这个“世纪顽症”。

相关研究发现,老年痴呆与脑组织间液中β-淀粉样蛋白和异常Tau蛋白密切相关,它们在大脑中堆积,对神经元造成损害,这是引发老年痴呆的关键致病因素之一。而脑膜淋巴管是排除这些病理性蛋白的主要通道,当脑膜淋巴循环障碍时,这些有害蛋白就会沉积,就像下水道堵塞住了一样,“废物”无法排出去,采用颈深淋巴-静脉吻合的目的就是将淋巴液改道流入颈部静脉,让有害蛋白排出大脑,从而抑制老年痴呆的进一步发展,达到治疗该病的作用。

手术在双侧颈部做微小切口(通常5cm以内),使用放大20-40倍的显微镜,配合吲哚箐绿(一种显影剂)荧光显影技术定位淋巴管,以10-0或11-0无损伤缝线将直径0.1~0.3mm的淋巴管/淋巴结与静脉的精准吻合,通常一侧吻合数量在8-12支之间。该手术难度极高,不仅体现在复杂的解剖环境,手术容易伤及周围神经、血管,最考验的是术者分毫不差的缝合艺术,在比发丝更纤细的管道上精准搭桥堪称为显微外科的“终极挑战”。

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表明,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如记忆力衰退速度变慢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了。当然,不同人手术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别。然而,目前关于手术效果的评估数据主要来源于短期观察,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毕竟该手术临床应用时间不长(多数患者随访不足2年),获得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还非常有限,缺乏更多样本和更长时间的验证。同时,根据发病机制,手术虽能清除脑内代谢的废物,但无法阻止β-淀粉样蛋白和异常Tau蛋白的持续生成和沉积,如同疏通河道可缓解洪灾,无法阻止上游持续的暴雨一样,本质仍然是一种对症治疗,而非根治手段,随着病期延长也存在引流不通畅,疗效下降的可能。

简单来说,并不是所有老年痴呆病人都适合做这种手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截至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彻底根治老年痴呆,即使尝试新型疗法,也不可中止原有的治疗,以免病情快速恶化带来严重后果。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老年痴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术后早期可获得显著效果,但远期疗效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后期还需要大规模临床验证,能否逆转大脑神经元损伤仍未得到临床最终确认。因此,患者即使选择了手术,术后仍然需要结合药物、生活方式干预等综合管理手段来缓解病情进展,控制症状,以提高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作为一种新型疗法,为老年痴呆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但仍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验证其是否长期有效。未来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应用的逐渐普及,该手术有望成为老年痴呆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来源: 中山市人民医院 苏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