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其主要特征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平衡障碍。

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中的多巴胺生成神经元的退行,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疾病早期较为轻微,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点:它不是单纯的手抖,而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程会缓慢进展,但积极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

二、帕金森病的症状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专家提醒:帕金森病就像一位狡猾的“隐形人”,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的表现。以下信号需警惕:

1、典型运动症状

手抖:安静时手指像“搓药丸”,紧张时加重,但拿东西时可能消失。

动作慢:系扣子变慢、走路拖步、表情减少(面具脸)。

肌肉僵硬:关节活动时有“齿轮样”卡顿感,转身需小步挪动。

姿势不稳:易跌倒,走路时小步前冲(“慌张步态”)。

2、非运动症状

嗅觉减退:难以辨别咖啡、香水等气味。

睡眠行为障碍:梦中大喊大叫、挥动手臂。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

情绪认知问题:抑郁、焦虑、记忆力下降。

预警信号:如果发现老人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手臂不摆动,建议尽早就诊!

三、如何诊断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没有“一锤定音”的检查,需要医生结合症状及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症状排查:通过典型动作测试(如手指对敲、起立行走)。

⏩ 药物试验:服用多巴胺药物后症状明显改善,是重要线索。

⏩ 影像检查:通过脑部CT/MRI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肿瘤)。

误区提醒:手抖≠帕金森!甲亢、特发性震颤也可能导致手抖。

四、如何治疗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

多巴胺替代疗法:直接补充缺失的多巴胺,快速改善运动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剂末效应”(药效缩短)或异动症(不自主扭动)。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模拟多巴胺功能,适合早期患者,可延缓左旋多巴的使用。

MAO-B抑制剂:保护残余多巴胺,延长其作用时间。

COMT抑制剂:与左旋多巴联用,减少其代谢,增强药效。

用药原则小剂量起始,需定期随访调整方案!

外科手术治疗——DBS手术:重塑患者“动”的自由

✅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一种通过向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电刺激,以调节大脑功能的治疗方法。DBS手术的主要优势包括:

1.显著减轻运动症状:研究表明,DBS手术后约60-70%的患者可以体验到运动症状的显著改善,包括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

2.可调节性与可逆性:DBS手术的刺激强度和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且整个过程是可逆的,若效果不佳可随时调整方案。

3.双侧手术安全:大量临床数据证明,双侧DBS手术既安全又有效,为更多患者打开了希望之门。

4.微创性:DBS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关键: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仍需配合药物和康复!

精准守护“动”的希望:DBS适应症与禁忌症

✅ DBS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的先进性,更需要精准的适应症筛选和禁忌症评估。以下是DBS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手段。

⏩适应症:

•药物治疗效果逐渐减弱的患者。

•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如异动症)的患者。

•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中晚期患者。

•年龄一般不超过75岁,Hoehn-Yahr分级2.5至4级的患者。

⏩禁忌症:

•病程3年以下。

•有严重的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类疾病。

•有严重认知障碍,如社交、工作和服药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有严重的躯体疾病等其他并发疾病,影响手术和生存期。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精准的筛选,DBS手术能够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带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

帕金森病的治疗已从“单一用药”迈向“精准管理”时代。通过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科及心理科的多学科协作,患者完全可能实现与疾病共存,活出质量。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经历类似困扰,请务必前往医院就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周雅丽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周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