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的一声闷响,超市里突然有人倒地抽搐——这可能是心脏骤停的信号。此时倒计时的指针开始飞速转动:每过1分钟,存活率就下降7%-10%,4分钟后大脑将出现不可逆损伤。这个被称为"黄金4分钟"的生死时速,正是我们普通人创造生命奇迹的战场。掌握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就像随身携带两把"生命钥匙"。它们不需要医学文凭,只需一双手和正确方法,就能把猝死的陌生人、噎食的家人从死亡线拽回来。今天,我们用最直白的语言,拆解这两个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硬核技能能让你的呼吸“重启”。

一:心肺复苏——手动续命术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时,记住"叫-拍-看"三字诀:先大声呼叫确认意识,轻拍双肩无反应后,立即观察胸廓是否起伏(超过10秒无呼吸即可判断)。此时要立即拨打120并开始胸外按压:让患者平躺硬地,跪在其侧,双手交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想象在给心脏做人工泵血)。用整个身体重量垂直下压,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的节奏(可以默唱《最炫民族风》副歌找节拍),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约手机宽度)。记住"宁浅勿停",持续按压直到专业人员到来。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气道导弹发射器

当有人突然面色发紫、抓挠喉咙时,这是气道梗阻的求救信号。成年人急救采用"火箭发射"姿势:站到患者背后,前腿插入其两腿间形成三角支撑。一手握拳顶住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想象要把卡住的东西像发射导弹一样顶出来)。儿童则改用单掌根部冲击。对1岁以下婴儿要用"飞机抱":让宝宝脸朝下趴在手臂上,头低于胸,用掌根连续拍击肩胛骨中间5次,再翻转过来用两指按压胸骨下半部5次。《柳叶刀》研究显示,及时实施海姆立克法可使气道梗阻死亡率降低76%。

三、人人都是急救侠

这两项技能就像手机里的紧急呼叫键——宁可终生不用,不可用时没有。建议把本文的急救步骤截图保存,每月花3分钟模拟练习(可以边看电视边用枕头练习按压节奏)。全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约54.4万例(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而急救实施率不足1%。记住,在救护车到达前的空白期,你的双手就是最可靠的急救设备。现在就在评论区打出"急救侠已就位",让更多人加入这场生命保卫战。

数据支撑:

1. 2020年《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2. 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培训手册(第六版)》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众急救技能培训方案》

所有数据均来自权威医学期刊及政府公开报告。

来源: 科普医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