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重症监护室上演生死时速,77岁的李爷爷因服药后突发窒息、口唇青紫、血氧骤降至60%,医护人员紧急气管插管抢回生命。

(▲白色异物卡在右主支气管内)

惊魂60分钟

支气管里的致命药片

经纤维支气管镜探查发现,一枚白色圆形药片卡在右主支气管内。内镜中心团队**历经1小时,**通过多器械配合、分块取出异物。

“药片表面被痰液包裹得异常湿滑,就像用筷子夹果冻。”为老人取出异物的内镜中心主任杨龙形容道。当最后一块碎片取出时,监护仪上的呼吸波形终于恢复正常。

(▲分块取出异物)

沉默的“炸弹”

这些人群最危险

误吸并非简单的呛咳,而是可能导致窒息、重症肺炎甚至死亡的急症。

老年人咽喉反射弱、婴幼儿吞咽不协调、脑卒中患者肌肉控制差,这三类人群占误吸患者的绝大多数。”杨龙主任指出,接诊的误吸病例中,既有被汤圆噎住的老人,也有含着棒棒糖奔跑摔倒的孩童。

防患于未然

餐桌上的保命法则

✅ 食物改造:将药片碾碎后需混入布丁等稠状物;鸡蛋羹替代煮鸡蛋,肉泥替代肉块;避免糯米、汤圆等黏性食物。

✅ 进食姿势:卧床者**抬高床头60度,**轮椅患者头部稍前倾;喂食时遵循“小口、慢速、确认吞咽”原则。

✅ 危险时刻:咳嗽发作时停止进食、大笑后缓30秒再喝水、服用镇静药物后2小时内禁食。

特别提醒: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每4小时检查气囊压力,吞咽障碍者可进行“空吞咽训练”(先做吞咽动作再进食)。

生死时速

误吸急救分秒必争

当发现有人出现突然失声、抓挠颈部、面色青紫等症状时:

● 黄金4分钟内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拨打120

● 禁止盲目拍背,避免异物深入气道

● 保留疑似误吸物,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李爷爷能脱险,关键在于家属发现异常后10分钟内就送达医院。”杨龙主任强调,误吸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沉默性缺氧”,即使没有剧烈咳嗽也需及时就医检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 王莹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