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冲击波,人们常联想到地震或核爆等震撼场景。从科学角度看,它是流体动力学中的一种机械波。当物体超音速运动或爆炸时会剧烈压缩周围介质,导致压强、温度等参数突变形成冲击波,也称作激波。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从天文学中的超新星爆发到工程学中的高速飞行器设计,都能找到冲击波的身影。
冲击波发生示意图
在现代医学的广阔领域中,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无创疗法,正凭借其独特优势,为无数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希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冲击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中,90%以上的肾结石可通过冲击波治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击波治疗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今已成为骨科、康复科、疼痛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医学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
冲击波应用于各科室
医学冲击波治疗仪
一、医学冲击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
冲击波属流体动力学概念,也是量子物理学研究对象。本质上,它是物体高速运动或爆炸时,递质受急剧强烈压缩并超音速传播的机械波,正相压力短时间从环境压力攀升至最大压力便形成冲击波,能让介质物理性质突变。医学冲击波利用高能量冲击波治疗疾病,原理涉及物理、生物、临床医学交叉。它是经介质传导的机械性脉冲波,靠物理能量传递引发生物学反应,具备机械破坏与生物修复双重功效。其在医学应用的原理关键有:
**1. 力学效应:**冲击波在介质传播致物理量剧变,作用人体组织时,组织界面压力差会使组织变形、振动,刺激细胞和组织。
**2. 空化效应:**冲击波使组织内微小气泡振动、膨胀、破裂,产生局部高温、高压和微射流。微射流破坏细胞膜,促进细胞代谢修复,还能助力药物吸收扩散。
**3. 压电效应:**人体含压电特性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受冲击波作用,产生电荷和电场,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
**4. 细胞效应:**冲击波直接作用细胞,引发细胞生物学反应,如促进增殖分化、增强代谢功能、调节信号传导通路,影响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合成,利于组织修复再生。
医学冲击波借独特物理特性和多方面生物学效应,为临床治疗提供高效独特手段。
空化效应示意图
二、冲击波的种类有哪些呢?
医用冲击波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多种种类,以下是常见的分类及具体类型:
(一)按产生原理分类
· 液电式冲击波
- 利用电极在水中放电产生高压电火花,使水迅速气化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这种冲击波能量较高,焦点处的能量可精确控制,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等领域应用较早且广泛。但设备体积较大,电极需要定期更换。
· 电磁式冲击波
- 通过高压电在磁场中产生洛伦兹力,使金属膜片高速运动,进而推动与之接触的介质产生冲击波。其优点是冲击波能量稳定、重复性好,且设备相对紧凑,易于操作和维护。在医学上常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如治疗骨折不愈合、骨关节炎等。
· 压电式冲击波
- 由多个压电晶体排列成阵列,当给压电晶体施加电压时,晶体发生形变产生冲击波。这种冲击波具有聚焦性好、能量分布均匀的特点,能够精确作用于治疗部位,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常用于眼科、口腔科等领域,如用于治疗眼部的视网膜疾病、口腔的牙槽骨修复等。
(二)按治疗用途分类
·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
- 专门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利用冲击波在不同介质(如尿液、组织和结石)的界面上产生的应力效应,使结石破碎成小块,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这是医用冲击波最早也是最成熟的应用领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手术取石的较大创伤。
· 冲击波骨肌治疗
- 用于治疗各种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冲击波可以刺激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同时还能起到缓解疼痛、松解粘连的作用。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相比,冲击波骨肌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
· 冲击波心血管治疗
- 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通过冲击波作用于冠状动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治疗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非药物、非介入治疗手段。
· 冲击波软组织治疗
- 可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瘢痕组织修复等。冲击波能够破坏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促进瘢痕组织的重塑和软化,同时还能刺激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增加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软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于一些慢性软组织损伤和手术后瘢痕粘连等问题,冲击波软组织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三、医学冲击波在哪种疾病中应用广泛和有什么作用?
医学冲击波在骨科、泌尿外科等领域的多种疾病中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及作用:
(一)骨科疾病
· 骨不连:冲击波可以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折端的血管生成和骨痂形成,加速骨折愈合,提高骨不连的治愈率。
· 股骨头坏死:通过改善股骨头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坏死骨组织的吸收和新骨的生成,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网球肘、跟腱炎等。冲击波能引起局部组织细胞的微小损伤,进而启动修复机制,促进组织的自我修复和再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冲击波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
(二)泌尿外科疾病
· 泌尿系统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冲击波聚焦于结石,通过产生的机械应力作用将结石粉碎成小块,使其能够随尿液自行排出体外,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三)其他领域
· 口腔科:在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中,冲击波可以清除种植体表面的细菌和生物膜,促进骨组织再生,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此外,还可用于治疗下颌骨骨折、颌面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 康复医学:对于一些肌肉骨骼系统的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脑瘫患儿的肌肉挛缩等,冲击波治疗可以改善肌肉张力,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 肿瘤:高能量冲击波可引起肿瘤细胞膜破裂,改变细胞内外渗透压,引起肿瘤细胞死亡。目前香港地区已利用聚焦超声波产生冲击波技术治疗肝癌,冲击波今后也很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又一有效手段。
四、冲击波如何操作?
1.治疗前准备
(1)评估患者病史及身体状况,确保冲击波治疗适用。
(2)通过触诊等方式寻找患者的压痛点或疼痛区域,确定治疗靶点。
(3)清洁患处皮肤,涂抹耦合剂。
2.设备设置与参数调整
(1)根据治疗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冲击波治疗仪。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冲击波的输出能量、频率和冲击次数等参数。
3.治疗操作
(1)将冲击波治疗头准确地放在患处。
(2)启动冲击波治疗仪,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治疗。
(3)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疼痛、红肿等,及时调整治疗参数或停止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4.治疗后处理
(1)结束后,清洁治疗部位皮肤。
(2)告知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如轻微疼痛、红肿等,这些反应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3)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冲击波治疗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五、医学冲击波的安全性
1.适应证:泌尿系结石,肱骨内、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等各种肌肉骨骼疾病、稳定性心绞痛、肢体痉挛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剂量控制:冲击波治疗的剂量选择需遵循专家共识,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时期应用的剂量都可能不尽相同。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不良反应,而过低的剂量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3.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冲击波治疗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禁忌证:出血性疾病,治疗区域存在血栓,严重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移植等既往病史、手术史,安装心脏起搏器,感觉功能障碍,妊娠女性,伤病急性期等。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六、医学冲击波治疗有哪些优点?
医学冲击波治疗无需切开皮肤或注射药物,避免了手术风险和药物副作用,是一种无创治疗并且疗效显著;治疗后可以恢复迅速,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相比于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冲击波治疗的费用低廉,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七、医学冲击波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冲击波治疗将不断创新,拓展至更多疾病领域;同时,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将更加受重视。跨学科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冲击波技术的发展,使其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医学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疗法,在疼痛管理、骨组织再生和软组织康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深入了解其原理、应用范围、疗效及安全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先进技术。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医学冲击波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福祉。
END
作者:孙琳满、李艺婷、吴天宇
单位:厦门弘爱康复医院物理治疗二科、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民政府、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康复科
审核:谷现恩,清华大学垂杨柳医院,医学冲击波技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 康复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