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李志主任门诊,接诊了一名24岁年轻女孩。
近两三个月,女孩频繁发作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慌心悸,十分难受。她此前在西医院做过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均正常,可症状严重干扰了日常生活,她常担心发作时心脏骤停。
经询问,女孩首次发病在2023年9月27日晚,熬夜后次日上班,为提神喝了两杯咖啡,随后上班时突发心慌,心律达180次 / 分,急诊检查后被告知无大碍,回家观察。
此后,心动过速常 “光顾”,尤其劳累、熬夜后发作。前两年,一年约发作2-3次,最近半年,特别是近两三个月,发作愈发频繁,导致她焦虑失眠,故而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
李志主任在详细了解病情后判断,女孩的这些症状正是熬夜、喝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诱发的心动过速表现。
针对女孩的情况,李志主任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期望帮助女孩摆脱病痛折磨,恢复健康生活。
为什么熬夜会引发心动过速?
**1、**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熬夜打破生物钟,刺激身体分泌更多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类似“战或逃”的应激状态。
**2、**电解质失衡
熬夜时大量消耗镁、钾等矿物质(尤其是大量出汗或喝咖啡后),低钾/低镁会导致心肌兴奋性增高,引发心律不齐。
**3、**心脏代偿性反应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为维持供血,心脏可能通过加快跳动来代偿,长期可能发展为心肌疲劳。
**4、**潜在疾病风险
长期熬夜可能诱发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或加重原有心脏病(如心肌缺血、甲亢等)。
紧急缓解或临时应对有哪些方法?
**1、**立即停止活动
平躺或静坐,避免继续消耗体力,降低心脏负担。
**2、**深呼吸调节
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7秒→缓慢呼气8秒,重复5次,激活副交感神经,减缓心率。
**3、**补充电解质
喝一杯含钾、镁的淡盐水(或椰子水、香蕉),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4、**冷敷面部
用湿毛巾冷敷额头或面部,通过“潜水反射”机制降低心率。
长期调整方案有哪些?
**1、**逐步恢复睡眠节律
**短期策略:**连续3天比平时早睡1小时,逐步调整至23点前入睡。
**助眠技巧:**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调暗灯光,可听白噪音或轻音乐助眠。
**2、**营养支持心脏功能
**补充营养素:**镁(深绿叶菜、坚果)、辅酶Q10(鱼类、牛肉)、Omega-3(奇亚籽,亚麻籽)。
**避免刺激:**避免喝咖啡、浓茶、饮酒、辛辣食物,晚餐不宜过饱。
**3、**规律有氧运动
每周3-5次快走、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提升心肺耐力,但避免睡前2小时剧烈运动。
**4、**监测与记录
自测静息心率(晨起时正常60-100次/分),持续偏高或伴随胸闷、头晕需就医。
**5、**心理调节
有症状发生时,与自我对话,不紧张,深呼吸,零极限对话等。
什么情况必须就医?
**立即急诊:**胸痛放射至左臂/下颌、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24小时内就诊:**心率持续>120次/分、心悸伴随乏力、夜间平躺呼吸困难。
**门诊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甲状腺功能、电解质水平,心脏彩超等。
重要提醒,避免误区
**✖依赖咖啡提神:**咖啡因会加重心律失常风险。
**✖周末补觉:**突然延长睡眠会打乱生物钟,建议每天固定作息。
**✖忽视心理因素:**焦虑症、恐慌发作也可能表现为心悸,需综合评估。
专家提醒
偶尔熬夜后心跳加快可通过调整缓解,但长期熬夜对心脏的损害是累积性的。关键是通过渐进式调整恢复规律作息,并结合饮食、运动维护心脏健康。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排查心脏器质性病变,避免延误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一科 李志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