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果特点及原因

枣裂果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属于早期由于“日烧”引起的裂果。这种类型出现较早,一般年份在8月中旬后出现。裂枣多为早期第一批坐的“枳枣”,裂果部位也都出现在枣果的向阳面。8月中旬至9月上旬枣果处于白熟期,此期如遇干旱,在当时高温和高蒸腾情况下,果实失去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引起果皮日烧,这种未能愈合的微小伤口,遇到下雨或夜间凝露的天气,长时间停留在果面上的雨露就会通过日烧伤口渗入果肉内,致使果肉细胞膨胀,当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果皮就会以日烧伤口为中心发生膨裂(多为龟裂状)。如裂果的程度严重,后期遇雨,发生霉烂,基本上绝收。

第二种类型属于后期裂果,这类裂果多出现在红枣白熟至变色期间。如果后期遇雨,这类裂果的数量非常大。由于每年这个时期的环境条件不同,所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 除“日烧”引起的早期裂果外,后期裂果更普遍。其原因过去已经分析过,主要是:第一:在红枣生长发育后期遇到干旱天气,且枣园得不到灌溉时,无论是枣果果皮细胞还是果肉细胞都会停止生长,如果再遇到降雨,果肉细胞恢复生长,且速度快,从而使果皮胀裂。第二,果皮细胞间隙较大,后期特别容易渗透进水分。如果后期遇雨,果肉吸水膨胀,就会造成裂果。 后期遇雨的情况不同,裂果的几率也不一样。若短时间遇大雨,雨后天晴,果面很快干燥,裂果一般较少。长时间小雨,且雨后果面阴湿凝露,就会引起严重裂果。第三:.与枣农的管理习惯有关。当前枣农施肥主要是全园撒施,施肥部位较浅,造成枣树根系上翻,现在大部分枣园的根系都分布在0~20厘米的土层内,该部分土层水分变化较大,如遇干旱就不能保证对枣树根系供应充足的水分,也影响到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这样就容易出现上述原因中的现象,造成裂果。实践证明,采用沟施或基本不施肥的枣园,枣树根系较深,根系所分布的土层水分变化较小,裂果较轻或不裂果。

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裂果的一项基本措施。8月中旬至9月初正处枣果熟前增长期,是枣果最后一次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根据历年的观察,这一阶段降雨稀少,土壤干燥缺水,需要灌溉。多年生产经验证明,凡能在这一时期浇1~2水、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的枣园裂果都比较轻。不仅由日烧引起的裂果轻,而且遇雨后裂果也不重。雨后锄划松土仍旧有减轻裂果的有效措施。

2.完善枣粮间作种植模式,建立田间适宜的小气候,是防治裂果的有效途径。种植高秆作物的枣园比种植矮秆作物的枣园裂果少。凡是种植作物的就比不种作物的枣园裂果轻。不种作物的枣园中耕、锄划保墒好的也比较轻。

3.晚开甲座晚枣,避开裂果盛期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枣树开花的时候,将开甲时间向后推一周,白熟期可延迟几天,相对避开裂果盛期,可有效地减少裂果。

4.在果实膨大期,7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喷一次枣大师防裂剂。

裂果前后的补救措施

1、发生裂枣后马上采收,进行深加工。

2裂果后,因裂引起的烂果就会严重,可及时的喷洒一些低毒或杀菌药剂,如井冈多菌灵或多美安。

来源: 微信公众号红枣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