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2日
福建将出现明显降水
并伴有强对流的天气过程
汛期将至
在做好洪水、泥石流等
次生灾害预防的同时
也要谨防血吸虫病感染
血吸虫病经水传播
接触疫水10秒即可被感染
初期咳嗽易误为感冒
如不及时救治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025年4月7日至13日,是第二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主题为“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守护人民健康”。
**血吸虫和吸血虫有什么区别?****血吸虫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一起来看看
**血吸虫和吸血虫有什么区别?**说起血吸虫
可能有人分不清血吸虫和吸血虫
实际上,这两者并非同一种寄生虫
- 吸血虫
我们常说的**“吸血虫”一般指的是水蛭**,又称蚂蝗,是一种以吸血或食腐肉为生的体外寄生虫。
主要生活在水田、河流、稻田、湖沼、沟渠和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种类很多。
- 血吸虫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又称裂体吸虫。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七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和几内亚血吸虫。
血吸虫的发育分为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共七个阶段,其中尾蚴是可以感染人体的阶段。
我国流行的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属法定乙类传染病,历史上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血吸虫病如何传播?有何症状?****血吸虫病是一种经水传播的寄生虫病,钉螺则是致使人畜患上血吸虫病的“水中刺客”。或许你会觉得自己从来没见过钉螺,其实它可能就潜伏在某处水沟、稻田或芦苇滩。
血吸虫如何寄生到人和动物的体内?
- 虫卵污染水体:感染了血吸虫的人或动物将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排入水里。
- 水体存在钉螺:水里生存着血吸虫传播的中间宿主——钉螺,继而产生能够感染人的尾蚴。
- 人接触疫水:人接触了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只需10秒即可感染。
部分患者接触疫水后皮肤可出现刺痛样感觉,继而出现丘疹和瘙痒。
- 1~5天后可有咳嗽(易误为感冒),反复感染者肺部症状较严重。
- 经过30~60天的潜伏期,会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特征,并伴有肝区压痛、脾脏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症状,如不及时救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多数患者会进入慢性感染阶段。
- 反复感染且未经规范治疗者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表现为腹水、巨脾、结肠增厚等,儿童反复感染还可造成侏儒。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感染血吸虫的直接原因是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远离疫水要做到:
- 时刻注意岸边是否有相关警示标语,尽量避免在有钉螺孳生或存在不确定风险的江、湖、塘、沟渠等水体游泳、戏水、洗衣、捕鱼;
- 因生产、生活和防汛等需要,不可避免地接触可能存在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时,要通过穿戴防护用品(胶手套、胶鞋、胶衣、胶裤等)、涂抹防护霜(剂)、预防性服药来预防感染血吸虫。
不慎接触疫水约****一个月若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尽快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咨询或检查治疗。
来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