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有一个总长度超250千米的溶洞——双河洞,不仅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五长洞,而且洞内有洞,洞下有洞,洞连洞,洞挨洞......在一连串让你看完后就不认识“洞”字的描述之外,它还有另一大特色,就是很多洞内挂满了晶莹玲珑的“天青石”晶体,宛如冰雪世界,双河洞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

双河洞(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实际上,洞中的“天青石”大部分是以钟乳石的形态次生堆积形成的石膏(少部分的确是天青石)。如果在网络上搜索,还能看到“青金石又称天青石”的说法,其实,石膏和青金石都不是天青石。


馆藏巨型石膏晶簇


馆藏青金石标本
真正被称为天青石的,是一种比上一期为各位小伙伴介绍的菱锶矿更重要的含锶矿物。由于锶在自然环境下极易与水和空气反应,无法以自然元素的形态存在,因此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天青石和菱锶矿中。

天青石晶体
天青石的成分为硫酸锶,锶在地壳中含量不高,因此身为最重要含锶矿物的天青石锶的含量也不算高,而且分布不均,具有开发价值的矿床也不多,在我国,天青石主要产地是山东、四川、江苏、贵州、云南、湖北等省份,虽然储量大,但普遍品质不高。此外,还常有天青石中的锶被钙或钡部分取代,形成外观相近、质地不同(即同象类质)的钙天青石或钡天青石的现象,导致锶虽然在很多领域需求持续增加,但供应跟不上的情况。

馆藏天青石晶洞
天青石主要形成于沉积型矿床,伴生有石膏、重晶石等硫酸盐类矿物及白云石(碳酸镁、钙)和方解石(碳酸钙)等碳酸盐类矿物,菱锶矿(碳酸锶)就多为天青石在地表的次生产物。

馆藏菱锶矿晶簇
俗话说物以类聚,同样的环境下形成的上述矿物也有着很多共同的特征,其中,硬度不高就是较明显的一项,天青石的硬度仅为3-3.5,除此之外,还有晶体呈柱状或板状、集合体呈纤维状或块状等特征。但即使同是手指还分长短,更何况它们是不同的矿物,天青石最大的特征就表现在它的名称上,即那两个听起来就带着一丝诗意和美感的字——天青。

柱状天青石晶体(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纯净的天青石晶体具有清澈而淡淡的蓝色,会让见到之人联想到雨过云开后的天空,而它的学名Celestine,在拉丁语中直接就是天堂的意思,并因为发音和书写的美感,成为很受女孩子喜欢的英文名,甚至有珠宝品牌也叫这个名字。


唯美浪漫的天青色(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天青石的学名Celestine具有发音和书写的美感(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天晶石矿标摆件(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但本应由此成为珠宝界的宠儿的它却在宝石市场上并不多见,原因除了硬度这个硬伤外,还有晶体解理完全而易碎等原因,所以比起戴在身上,天青石更适合放在展柜,被博物馆或矿物标本爱好者收藏。

来源: 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