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有三种“常客”正隐藏在你家厨房?赶紧丢,它们可能正“引癌上身”!

这些食物,几乎全家都爱吃!但它们看着好吃,但却可能让癌悄悄来临!

糕点,竟有致癌风险?!

糕点、饼干……这些一口下去满是幸福的美食,谁能想到会暗藏隐患呢?

最近,有一种食品添加剂被推上风口浪尖,它就是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这事儿得从某品牌薯片致癌新闻说起,当时这新闻直接冲上热搜,罪魁祸首就是TBHQ。

TBHQ到底是啥?它真的会致癌吗?

TBHQ是一种抗氧化剂,它可以防止油脂变性,同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生长,因此,它可以让食品的保质期延长3-5倍。

因此,很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中都含有这种食品添加剂。

功能这么牛,是不是“科技狠活”那一套?小凤Emma仔细一调查,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的致癌物清单里,压根没有TBHQ。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TBHQ还称不上致癌物。

但是,有人会说,毕竟是添加剂,肯定多吃无益吧?

事实上,国家对这种添加剂有明确的规定,根据《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我国规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食品中的允许添加量为0.2g/kg。而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建议,每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0.7mg/kg以下。

小凤Emma:

换算一下,一个60kg体重的成年人,只要不吃超过240克(3袋)薯片,就不会有健康风险!

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安全,建议大家选择低脂、少加工的食物,就能够有效避开TBHQ的摄入危机。

小凤Emma认为,与其担心TBHQ致癌,不如担心这些油大的食物本身具有的高脂高糖属性,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看来,这种食品添加剂的致癌性被排除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讲的食品添加剂,才真的危险!

传统腌咸菜,腌出的竟是“癌”忧?

很多人看到腌制食品,会觉得小凤Emma接下来要讲亚硝酸盐了,其实并不是!

小凤Emma:

我们要讲的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饮料、调味品、蜜饯、腌渍蔬菜等食品中的添加剂——苯甲酸。苯甲酸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苯甲酸可以作为防腐剂适量使用。

但是,苯甲酸并不是完全无毒的。2011年的研究指出,过量的苯甲酸摄入可能会增加DNA的损伤。

同时,苯甲酸进入体内后,如果搭配维生素C,则可能生成对人体有害的苯元素。

事实上,在饮料行业,2015年的研究指出,英国已经在逐渐不用苯甲酸作为防腐剂了。

虽说苯甲酸看起来会损害我们的DNA,特别不健康,但事实上,国家对这种防腐剂也有明确的使用规定:最大使用量是1.0g/kg。

WHO建议苯甲酸每日最高摄入量为5mg/(公斤·体重),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每天只要摄入苯甲酸不超过300毫克,就不需要担心苯甲酸带来的危害。

小凤Emma:

因此,我们在选择饮料、腌菜等食品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过量摄入苯甲酸。
接下来我们说的添加剂,更为常见,甚至很多商家都用它作为卖点来宣传!

“0糖”标签下,藏着的竟是你想不到的健康 “陷阱”?

这种成分在牛奶、酸奶、面包中都能见到,而且有这种成分的食物都在主打“0糖”,追求健康的人,对它的抵抗力几乎为零。

它就是代糖。

小凤Emma:

因为以赤藓糖醇为代表的代糖,和传统意义上的蔗糖相比,甜度不减甚至更高,但却不被人体代谢,热量极低。
尤其是赤藓糖醇,不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市场占比越来越高,无论是想减肥,还是想控糖养生的人群,都会优先选它。

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赤藓糖醇对养生、减肥都没有好处,甚至危害更大!

一项2023年2月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文章证实,赤藓糖醇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心梗、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80%-121%。

不仅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在减肥方面它也在起反作用。

2022年发表在Cell的文章显示,正常用量的代糖,就会改变人体的肠道菌群,诱发菌群失调,导致你的肠道菌群紊乱,食欲变大,从而诱发肥胖。

所以,0糖并不等于健康。

小凤Emma:

小凤Emma建议:我们在选择食品的时候,尽量选择新鲜、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就能够避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来源: 凤凰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