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介绍,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约99%的宫颈癌病例与HPV感染相关,其中HPV 16和18型占70%以上。宫颈筛查是通过医学检测手段,对宫颈细胞或病毒进行系统性检查,旨在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其核心价值在于:

一、早诊早治

宫颈癌的发展通常需要10-15年,筛查可发现早期病变,及时阻断癌变进程,早期发现,治愈率高达90%以上,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如CIN2/3)发展至癌症通常需要10-30年,早期筛查可在细胞异常阶段发现病变,通过简单治疗(如LEEP手术)即可阻断癌变,治愈率超过90%。而晚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20%。

二、降低死亡率

研究表明,规范筛查可使宫颈癌死亡率下降70%以上。

三、指导预防

结合HPV疫苗接种,形成“疫苗+筛查”双重防线,加速实现宫颈癌消除目标,但HPV疫苗≠万能,筛查才是终身的“保护锁”。尽管HPV疫苗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但无法覆盖所有高危型别(如52、58型),且对已感染者无效。疫苗与筛查是“双保险”:接种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如同为健康上“双重密码锁”。

四、宫颈筛查的核心方法

目前国际通行的宫颈筛查主要包括以下两项检测,二者联合可提高准确性:

1、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

可检测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等早期病变,灵敏度达70%-80%。

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检测)

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9%,若结果为阴性,未来5年内宫颈癌风险极低。

3、TCT+HPV联合筛查:

通过显微镜捕捉异常细胞,敏感度达85%,是发现癌前病变的 “显微镜卫士”。

五、筛查流程与注意事项

1、定期筛查

一般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2、筛查频率

21-29岁:每3年一次宫颈癌筛查。

30-65岁: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

高风险人群(如免疫缺陷者、既往病变史)需缩短间隔。

3、检查注意事项

避开月经期,检查前24-48小时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用药。

检查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1-2天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检查过程轻微不适,通常无痛感,敏感者可提前与医生沟通。

温馨提示

宫颈癌筛查是女性健康管理的“隐形盾牌”,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有效阻断癌症进程。建议女性根据自身风险因素,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案,并积极参与公共卫生项目。请记住:宫颈筛查不是“有病才查”,而是健康女性的必要保护。

来源: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妇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