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雨季,空气湿度大,不少人反而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甚至脱屑的问题。明明空气中的湿度这么大,皮肤还会出现干燥呢?
下雨天皮肤干燥瘙痒的真相
- 湿度高≠皮肤保湿
虽然空气湿度大,但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受环境影响,雨天室内外温差大,反而可能加速水分流失。长时间潮湿环境容易破坏皮肤屏障,导致锁水能力下降。有些朋友误以为是空气湿度高而忽略保湿,导致干燥脱皮。
- 频繁接触雨水
雨水并非纯净水,可能含有污染物、酸性物质(如酸雨),接触后可能刺激皮肤。
皮肤长时间浸泡雨水或出汗后未及时清洁,角质层吸水膨胀,屏障功能下降。就像泡发的海绵,外界刺激物更容易渗透,引发湿疹、接触性皮炎。
- 真菌、细菌滋生
雨水携带的灰尘、细菌在潮湿环境疯狂繁殖,尤其是足部、腋窝等褶皱处,真菌性皮炎、足癣(脚气)高发。数据显示,梅雨季足部真菌感染率提升40%以上。
下雨天皮肤干燥瘙痒的应对方法
1.正确清洁:避免过度洗浴
- 减少使用强效清洁产品(如硫磺皂、去油洗面奶),选择温和的弱酸性沐浴露。
- 洗澡水温不宜过热(≤38℃),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破坏皮肤屏障。
- 淋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并轻柔擦干,特别注意脚趾缝、腹股沟等等易积水的"卫生死角"。
- 特殊处理:可用1:100的碘伏水轻轻擦拭消毒(尤其是有微小伤口时)
2.加强保湿:锁住水分是关键
- 普通干燥:用含甘油、尿素、透明质酸的乳液。
- 严重干燥/脱屑:选择含神经酰胺、凡士林的霜状产品(如维E乳、医用凡士林)。
- 涂抹时机: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此时皮肤吸收效果最好。
3.避免抓挠,防止感染
- 瘙痒时不要用力抓挠,以免破皮引发感染。
- 可冷敷或轻拍缓解,或使用含薄荷醇、炉甘石的止痒产品。
4.改善环境湿度
- 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
- 勤换床单、衣物,避免霉菌和螨虫滋生,必要时用烘干机处理衣物。
皮肤出现持续红肿、渗液;出现丘疹、水疱或鳞屑;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或日常生活,请立即就医。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泉州中科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