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关于一种不明原因疾病的报道。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烧(体温超过39℃)、剧烈咳嗽,部分病例出现咳血现象。一些患者还报告了寒战、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针对新冠病毒、流感等常见呼吸道疾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避免些不必要恐慌和传播不实的信息。
一.咳血与痰中带血丝的区别
首先,我们知道咳血和痰中带血丝是两种不同的症状表现。咳血是指从呼吸道咳出鲜红的血液,通常提示较严重的肺部疾病。而痰中带血丝则是指痰液中夹带少量血丝,可能是由于剧烈咳嗽导致呼吸道小血管或是喉部口腔等毛细血管破裂所致。了解这两个症状的区别,会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检测也有的“窗口期”
在医学检测中,有一个概念叫“窗口期”。这是指从病原体感染人体到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出其存在之间的时间间隔。我们以支原体肺炎(有称为“行走性肺炎”)为例,研究表明,传统的检测方法可能在感染初期无法准确检测出病原体。在一项研究中,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发现不同方法的检测率存在差异,提示在感染早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1】。
三.病原体的进化带来的检测挑战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自然界中会不断的进化和变异。这种进化和变异会让现有的检测方法变得不那么灵敏或不再适用。研究发现,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但病原体的变异也可能影响检测效果【2】.
四.科学应对不明原因疾病
面对不明原因引起的疾病报道,首先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的解读。因为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需要些时间,尤其是在面对新出现的病原体时。在这个时间段,公众应首先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并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同时,个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在需要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这均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五.独立思考:进化中的“矛与盾”
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中,病原体与生物的免疫系统、还有医学检测技术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种“0和1”或者“矛与盾”的博弈。病原体也在不断进化以突破免疫防线,而我们则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上的进步来认识并加强防御。这种动态平衡会促使我们不断提升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因此,面对新的健康挑战,我们不妨以一种科学审慎的心态,积极的学习并理解些科学知识,以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做到不传谣不信谣。
最后
通过理性的分析和科学上的认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健康领域的诸多挑战,并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共同维护自己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资料:
【1】.Tang, M., Wang, D., Tong, X. 等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BMC 儿科 21, 90 (2021)。https://doi.org/10.1186/s12887-021-02523-4
【2】.通过环介导的等温扩增灵敏快速地检测肺炎支原体。https://doi.org/10.11150/kansenshogakuzasshi1970.82.168
3.俄罗斯出现未知病毒致咯血高烧?官方最新回应https://www.qlwb.com.cn/detail/25897367.html
来源: 紫龙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