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运载能力的火箭长征十二号首飞成功!载人登月火箭发动机率先登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也迎来首飞!新火箭 新发动机新发射场有什么看点?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新一代中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两级串联最简构型和4米级单芯级设计没有助推器。全长约62米,约20层楼高。起飞质量约430吨,一级采用四台推力1250千牛的YF-100K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采用两台推力 180千牛的YF-115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了大直径、大推力、高面推比,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单芯级运载火箭,整流罩有5.2米和4.2米两种直径任选,可满足不同任务需求,十分实用。这次首飞的是5.2米直径。

为什么说是我国运力第三的火箭?长征十二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2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

排在前面的就是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了,并且长征十二号是“长征”系列火箭当中第一个直径3.8米的液体运载火箭。还是不带助推的,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强单芯级火箭。在本次的珠海航展上也首次公开了长征十二号B回收型号,一级通过支架腿可在海上或者陆地回收平台上着陆回收! 具体参数和首飞时间还没有公布,可以期待!

首创的3.8米箭体直径在长征火箭家族当中也是仅此一款。之前铁路运输的最大直径就是3.35米,长12将火箭直径放大到3.8米仍然可以通过铁路运输,空间增大了能放进更多的发动机,箭体单位面积内可以产生的推力也就提高了。不仅空间变大,还实现了三平模式,水平转运、水平组装、水平测试。长12将成为我国现役起飞质量最大、低轨运力最强的单芯级运载火箭,拥有“一箭多星“的能力。 还支持多星不同轨道发射,特别适用于满足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的星座组网需求。因此也会成为市场上极为期待的一款运载工具。

此外,作为长征系列中的首款直径3.8米级别火箭,由于其综合了中国新一代主力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系列的改进研制情况,以及中国铁路运输能力最大包络边界约束,使其可铁路运输至全国各个发射场,称得上“不畏山海均可抵达”。

“长征十二号”一级配备的YF-100K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泵后摆设计支持双向摇摆±8度,并减小了发动机的尺寸,能让长征十二号一子级装得下四台发动机并联。也是未来我国载人登月的长征十号的主发动机,这次算是提前登场,检验各项实际飞行工况了!这次发射成功,长征十号的研制进度相信也会加快进度,2026年首飞值得期待了!

该发动机单台海平面推力约128吨(1250千牛),海平面比冲301.84秒,可以实现推力65%~105%的快速调节。也就是具有变推力! 在今年4月28日完成点火试验并首次对四机并联方案进行验证。

二级配备了2台YF-115液氧/煤油发动机,同样采用富氧分级燃烧循环,支持双向摇摆±4度,推力快速调节范围80%~100%,真空推力约18吨(180千牛),真空比冲约342秒,具备二次启动能力。

YF-100K发动机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主力液氧/煤油发动机YF-100系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优化而来。比YF-100的摇摆力矩减少50%,摇摆伺服机构规模小型化,质量偏心小、摇摆包络小、摇摆组件易于布局等优点。也就是说YF-100K比YF-100在整体尺寸上大幅度缩小,系统及部分组件也进行了优化,采用了机电伺服控制、新材料,新工艺,新型密封等一系列创新技术。YF是液发的意思,YF-100K作为升级版,具备了很多技术特点。不仅提升了发动机整体可靠性,实现了大范围、高精度快速连续工况调节能力,还为火箭动力重构等技术应用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打好基础!

长征十二号和长征十号都有回收型号的火箭,本次航展上展出了长征十二号B使用支架腿回收以及网系回收平台可用于长征十号的回收。按照目前规划首飞也应该很快,2026年我们能够看到。作为我国为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十号采用三级半构型,直径5米,捆绑两个通用芯级模块作为助推器。前面我们说长征十二的3.8米直径可以放四台YF-100K,如果是长征十的5米直径就可以增加到七台。其中四台为不摇摆的YF-100L加上三台YF-100K。就是长十的芯一级跟助推器的发动机组合了。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属于单芯级串联构型,简单可靠,这也意味着组装起来更为高效!该型火箭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运输体系将会进入新纪元,未来实现重复使用后,发射卫星的成本将会大幅更低。长征十二号将逐步实现更大规模、更高频次和更低成本的航天发射。为我国大型卫星,星座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原计划要在2024年8月执行首飞,但也是跟此前的天舟八号一样因为受到摩羯台风的影响而不得不推迟了转运发射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射将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次火箭发射,意味着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这个发射场也是中国第一个商业发射场,就在文昌发射场旁边,总面积130多公顷。2022年7月6号开工建设,2024年6月30号发射场具备了执行发射的能力。这个商发的投用,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再迈出一大步,也非常期待早日形成更大规模、更高频次的发射。

这次长征十二号使用的是2号发射工位,也是我国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可以兼容多家公司的19型火箭发射,不过按照目前的规划,1个工位多家使用好像不太够用,后面还是要建造更多的。

目前已知的是还有3号发射工位,是给小型固体火箭用的。未来工位越来越多,火箭发射是不是蹲守文昌1周能看到好几发了,以后看火箭跟看飞机起飞一样频繁了。中国航天,永远值得期待!

作者:房广林

审核:周炳红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 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