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小张在练习立定跳远时突然摔倒,送医后被诊断为踝关节韧带撕裂。随着体育中考临近,如何科学训练成为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有哪些运动损伤?如何科学训练?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三科(运动筋伤科)副主任医师严可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不同运动损伤
(一)耐力跑
部分学生平时运动量不大,没有经过严格的跑姿训练,跑步重心不稳,双腿不协调,再者青春期学生骨骼未完全闭合,反复冲击,易引发“跑步膝”,即髌骨软化症和髂胫束综合症。
科学训练
1.合适鞋型
扁平足建议选支撑型,高足弓选缓冲型的跑鞋。
2.跑步姿势
落地时,膝盖对准第二脚趾,步频180步/分钟,跑步时膝盖微屈,落地重心落在前脚掌。平时可借助节拍器进行跑步节奏训练。
3.调整呼吸
跑步过程中出现岔气,立即按压疼痛部位,调整为深慢呼吸,若持续超过1分钟需暂停跑步。
4.跑后恢复
做“靠墙静蹲”进行强化股四头肌(背部紧贴墙面缓慢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膝盖不超过脚尖,保持30秒×3组)。
5.预防跟腱炎
避免突然增加跑量,训练后做“台阶提踵”(脚后跟悬空,缓慢升降)强化跟腱。
(二)跳绳
数据显示,1分钟跳绳训练引发的腕管综合征占运动损伤的12%。运动医学团队通过检测发现,错误摇绳动作会使腕管压力增加3倍。
科学预防
1.预防手腕腱鞘炎
训练后冰敷手腕10分钟,做“握拳-伸展”动作放松。
2.预防足底冲击伤
选择前掌加厚跳绳鞋,避免在水泥地连续训练超30分钟。
3.预防小腿肌肉拉伤
训练后静态拉伸腓肠肌,弓箭步,后腿伸直,脚跟压地保持30秒,左右交替完成3组。
(三)立定跳远
在立定跳远时,要注意落地时膝盖保持微屈,以前脚掌先着地并顺势缓冲。同时,做好充分的热身激活臀腿肌肉,必要时可佩戴弹性护踝增强踝关节稳定性。
(四)实心球
实心球练习,要掌握正确的发力顺序,从下肢蹬地到核心转髋再到上肢挥臂,避免单纯依靠手臂力量。
1.练前热身
投掷前做“招财猫”式肩部热身,可手持矿泉水瓶,肘部固定,前臂上下摆动,建议单日投掷量控制在50次以内,并保证充足组间休息。
2.及时就医
若训练后出现关节持续疼痛或不适,暂停训练,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小伤拖成大问题。
(五)仰卧起坐
传统仰卧起坐因腰椎过度前屈,可能造成高达3500牛的椎间盘压力,存在隐性损伤风险。
1.改良卷腹
建议改用“改良卷腹”——仅抬起肩胛骨至腰部贴地,配合呼吸收紧腹横肌,可将腰椎负荷降低至安全范围(<1000牛)。
2.适量训练
训练时在腰下垫折叠毛巾保持生理曲度,单日训练量控制在3组×15次以内,组间穿插“伸懒腰”放松竖脊肌。
3.练后恢复
若练习后出现腰部僵痛,可冰敷10分钟并暂停训练2天,必要时需至运动医学科排查腰肌劳损或椎体终板炎。
二、疲劳程度预警
为助力中考体育训练,可了解主观疲劳量表中考体育实用对照方法。主观疲劳值不同,对应的主观感受、生理特征及中考训练应用场景也各异。
6分
完全轻松,此时呼吸平稳,甚至可唱歌;
9分
感觉非常轻松,微出汗且正常对话无碍,适合慢跑恢复;
11分
有点吃力,呼吸加深但能说完整句子,可用于耐力跑基础训练(如800米节奏跑);
13分
费力,明显出汗且只能短句交流,实心球技术重复练习可参考这一强度;
15分
很吃力,呼吸急促仅能说单词,400米间歇跑可采用此强度;
17分
非常吃力,肌肉有灼烧感且无法说话,1000米模拟测试时可能达到这一状态;
19分
极限疲劳,头晕目眩需即刻停止,禁止考生使用该强度训练。
三、自测方法
对着镜子完成1分钟跳绳后:
能流畅说话→强度不足
(主观疲劳值<13分)
只能说短句→适宜强度
(主观疲劳值=13-15分)
无法说话→过度训练
(主观疲劳值>16分)
医生提醒,科学训练才是最快的提分捷径!
四、常见急症处理
1.及时拉伸
当训练或考试中出现肌肉痉挛,需立即暂停运动并进行反向拉伸(如小腿抽筋时缓慢扳脚背至极限位),
2.补充电解质
补充含钠、钾的电解质溶液(推荐口服补液盐Ⅲ,每袋兑水250ml);
3.补充糖分
若突发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优先选择舌下含服葡萄糖片(起效速度较普通糖果快3倍),切忌空腹运动;
4.及时救援
发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热射病前兆时,应迅速将冰袋置于颈动脉、腋下及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配合冷水擦拭降温,争取“黄金10分钟”救援窗口。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伤三科(运动筋伤科)严可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