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有着独特的气候特点,骨伤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一方面,由于天气多变,对于患有陈旧性骨伤或骨骼疾病(如骨折术后、骨关节炎等)的人群来说,血管收缩舒张不稳定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极易引发疼痛、酸胀等不适症状,增加旧伤复发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在春季户外活动的增多,新陈代谢加快,运动系统的负荷增大。若运动前未进行充分热身,或者运动强度、方式不当,就容易引发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摔倒骨折等急性骨伤问题

针对春季特点和易产生的骨伤疾病,合理的药膳调理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内调外养的药膳

防风薏仁粥


**食材:**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防风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薏苡仁、粳米洗净后加入药汁中,添适量水,煮成稀粥。

**搭配意义:**从节气和骨伤预防的角度来看,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抵御春季风邪湿邪的入侵,对因风邪湿邪导致的关节疼痛不适有预防作用。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可改善关节的湿气状况,增强关节的稳定性。粳米则能补中益气,为身体提供能量。三者搭配,既能内调脾胃,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又能外御风湿,预防关节类骨伤疾病的发生。

三七丹参炖排骨

**食材:**三七10克,丹参10克,排骨200克,姜片、葱段、盐适量。

**做法:**先将排骨洗净切块并焯水备用,三七、丹参洗净后与排骨一同放入炖盅,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至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搭配意义:**人体气血运行易出现不畅的情况时,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作用,丹参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二者搭配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伤部位的气血供应。排骨富含钙质等营养成分,能增强骨骼的强度。这道药膳不仅能预防因气血不畅引发的骨伤疼痛,还能对陈旧性骨伤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减少旧伤复发的可能性。

艾叶生姜泡脚方

**艾叶生姜泡脚方:**艾叶30克,生姜20克。

**用法:**将艾叶、生姜洗净切碎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5至20分钟,取汁倒入泡脚桶中,待温度适宜后泡脚20分钟左右。

**搭配意义:**春季,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仍有寒意,尤其是下肢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艾叶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生姜散寒解表,通过泡脚的方式,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温暖关节,有效缓解因寒冷导致的关节不适,对预防骨伤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山药红枣粥

**食材:**山药30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适量冰糖。

**做法:**将山药去皮切块,红枣洗净去核,与洗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加入冰糖调味。

**搭配意义:**从内调的角度来看,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食用山药红枣粥,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为骨骼的健康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艾叶生姜泡脚方与山药红枣粥内外配合,能够达到更好的预防骨伤疾病的效果。

枸杞桑枝煲鸡汤

**食材:**枸杞子15克,桑枝20克,母鸡1只(约500克),葱段、姜片、盐适量。

**做法:**先将母鸡处理干净切块并焯水,枸杞子、桑枝洗净后与母鸡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左右,最后加盐调味。

**搭配意义:**春季,人体的肝肾需要得到适当的滋养。枸杞子滋补肝肾,桑枝祛风湿、利关节,母鸡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这道汤品能够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增强骨骼和关节的功能,提高身体对风邪湿邪的抵抗力,有效预防因肝肾不足、风湿侵袭引起的骨伤疾病。

春季,我们应充分了解季节特点,重视骨伤疾病的预防。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内调外养的药膳,顺应自然能量的变化,调养身体,增强骨骼和关节的健康,减少骨伤疾病的发生几率,让我们在美好的春天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来源: 泉州市正骨医院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