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意外总是不期而至。当面对各类突发小意外时,准确判断是当场急救还是紧急送往医院,显得尤为关键。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意外伤害的救助常识。
一、错服药
(一)症状
误服不同种类的药物,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较为常见的有呼吸困难、口唇青紫或者面色青白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休克,危及生命。
(二)急救措施
1.可以用手指或木棍刺激咽喉部位进行催吐,也可以先让患者大量饮用清水,随后再催吐,以此促使毒物随着水一起呕出。
2.让患者服用 500 毫升牛奶,或者饮用豆浆、蛋清水(一杯水加入一个鸡蛋的蛋白调配而成)、藕粉稀糊,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
3.倘若误服了腐蚀性药物,切忌进行催吐,应尽快让患者服用牛奶、豆浆、蛋清水等,以起到缓解作用。
4.完成上述急救措施后,要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并带上误服的药物,以便为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二、急性酒精中毒
(一)症状
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酒精或含酒精饮料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语无伦次、行为举止粗鲁、恶心呕吐、感觉迟钝、步态不稳等症状。
(二)急救措施
1.一旦患者发生呕吐,应立即改变其体位,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同时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
2.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采用催吐的方法,帮助患者排出胃内尚未被吸收的酒精。之后适量让患者饮用糖水,以此促进酒精代谢,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若患者神志不清,并且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的情况,应立即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措施。
4.务必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三、烧烫伤
(一)症状
烧烫伤会致使局部皮肤、肌肉出现红肿、起水泡、坏死等现象,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合并感染、休克等严重后果。
(二)急救措施
1.第一时间用凉水对受伤部位进行连续冲洗或湿敷。
2.注意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受到损伤,防止伤口被污染,同时尽量安抚伤者情绪,使其保持稳定。
3.时刻留意保持伤者呼吸道通畅,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四、异物卡喉
(一)症状
这种情况常见于儿童在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者啼哭。异物一旦嵌入声门或者落入气管,就会导致幼儿出现窒息或者严重呼吸困难的状况,甚至可能造成呼吸心跳停止。
(二)急救措施
千万不要拍打幼儿背部,应学会运用 “海姆立克法”,此方法适用于 2 岁以上的幼儿。具体步骤如下:
1.施救者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置在孩子腹部和胸骨之间,一只手紧握成拳,另一只手抱住孩子头部。
2.双臂用力快速收紧,瞬间对孩子胸部进行按压。
3.持续多次进行挤按动作,直到气管堵塞解除。
五、骨折
(一)症状
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疼痛的症状,可能还会伴有淤血和青紫色瘀斑。用手触摸时,能明显感觉到凹凸不平,轻轻按压则会产生剧烈疼痛。
(二)急救措施
1.不要随意挪动伤者身体,尽快用夹板对受伤肢体进行固定。
2.夹板可以选用木片,或者将报纸、杂志折叠起来替代。把夹板放置在受伤肢体的下面或者侧面,然后用三角形绷带、皮带或者领带缠住夹板和受伤肢体。
3.包扎时力度要适中,切勿用力过猛,同时不要使用纱布或细绳子,因为这些可能会阻碍血液循环。
六、手指切断
(一)症状
手指从肢体上完全断掉。
(二)急救措施
1.立即将伤指向上举起,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
2.把断指用无菌布料妥善包好,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3.除非断指污染特别严重,一般情况下不要自行对断指进行冲洗,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指,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七、煤气中毒
(一)症状
中毒较轻者会出现头痛、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中毒较重者皮肤会呈现樱桃红色,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的症状。
(二)急救措施
1.立即关闭煤气阀门,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
2.让中毒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让其卧床休息,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3.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来源: 丹东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