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辉会长从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名誉会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手上接过“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聘书

近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应邀出席会议,受聘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特聘专家”,并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周国辉会长在大会上作专题发言应邀参加这次大会,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王建华会长布置我作个发言,而且还是“杭州六小龙”的话题,颇让我为难。因为“杭州六小龙”自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一直持续走热,几乎成了庙堂议事和街谈巷议的必谈话题。两会从新闻发言人到外交部长、教育部长,再到证监会主席都有论述,代表、委员讨论更多,线上线下信息量足够大,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现象级”科创成果和现象。我既怕“蹭热度”,又怕“炒冷饭”,好在自己这两个月连续发过一些评述文章,有些思考。近期学习两会精神特别是总书记重要讲话,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有五点感受特别强烈。

**一是中国已经站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要位。**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同正在发生的科技革命的深度拥抱,而且取得了巨大的至少是阶段性的成功。“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并引发世人关注,再次表明全球科技版图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和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战略部署,都是完全正确的,成果正在日益显现。我们学习总书记有关江苏等经济大省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指示和在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关于一体推进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嘱托,应当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坚定创新自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当然又要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差距。

**二是数据要素正在重构经济范式。**数据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与其他要素的乘数效应正在日益显现。浙江率先通过数字浙江建设,数字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要继续保持和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升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发展。

三是杭州创新集群的涌现自有逻辑。“杭州六小龙”现象,具有突发性、爆发性、集群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本质上是长期培植创新生态的结果。杭州乃至浙江盛产竹子。竹子发达的地下竹根系统、集群生长爆发和生态自组织性的“竹根定律”,可能可以形容和解释这种现象。要进一步厚植和优化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黑土地”。

四是科技创新要坚持时间辩证法。“杭州六小龙”和其他科技企业的实践都证明,深耕产业,“十年磨一剑”。在坚持正确的科技和产业方向和路径的前提下,专注和长期主义是企业成功的两大法宝。

**五是人工智能具有重塑千行百业的神奇魔力。**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同志昨天说,DeepSeek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必将大放异彩。我信以为然,而且何止金融,人工智能可以把千行百业重做一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以后,国内外评述众多,为什么是杭州、为何杭州,大家都想一探究竟,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有人说创新是不能被计划的,就是偶然因素。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创新可能不是被计划的,但一定是被哺育、引导和催生的。这是历史事实。

我作为一个亲历者、见证者和观察者,切身感受到习近平同志二十多年前在浙江亲自擘画的“八八战略”和科教兴省、数字浙江部署,在以后历任书记、省长任上得到坚持、践行和发展,一任接着一任干,长期主义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政策发挥了重大的引领作用;我感受到浙江坚持“两个毫不动摆”,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一以贯之地发挥了导向作用;我感受到十年前的那场双创,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创业、大学生创业和互联网创业创新,在浙江和杭州形成了创新创业“新四军”,其中有以浙大为主体的高校系、以阿里IPO后出来创业的阿里系、有国千省千人才为主体的海归系,还有创二代新生代为主体的浙商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创新创业矩阵,“杭州六小龙”只是他们的代表。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成为浙江特色小镇的独特风景;我感受到国有和民间的创投资本,争当创新天使,发挥了很好的陪跑员的功能;我还感受到二十年前的机关效能革命和以后持续推进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促进政府职能和作风的转变,甘当“店小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浙江干部角色和办事风格。

“六小龙”诞生在杭州,具有金木水火土等齐备的创新条件、要素和土壤,有其必然性。可以负责任地讲,这样的说法一点也不是夸张,网上有许多创业者的自述。


一切过往皆为序曲,关键是正确对待、科学总结、因势利导、持续发展。应当看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人工智能正接近技术和产业的爆发期,你追我赶、日新月异、不断超越是一种必然。一定要清醒,不能沾沾自喜。
新的技术研发越来越表现为多学科、跨区域的合作和协同,“杭州六小龙”有不少来自外省科技人员的贡献和支持。一定要开放,不能单打独斗。
各地在科技创新上各有强项优势,特别是如果正确处理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的关系,各自都有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浙江要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经验。创新生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定要虚心,不能自我满足。
还有技术是把双刃剑,要认真研究Al技术带来的挑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一定要守住安全底线,不能丧失风险意识。
省委的态度十分明确,既要借势借力,更要保持清醒,以更大的力度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通过科教人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打造“产学研用金政才介美云”的全要素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要大有作为。这也是我应邀前来学习的主要目的。(来源:浙江省科普联合会)

来源: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