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伟鸿在两会上遇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以及企业家们提到了人工智能的话题。
=======================================================
全国政协委员 陈伟鸿:今年的两会,很多代表委员都提到了自己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专家,在他看来,如今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究竟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 王坚: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强调了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融合。我觉得就像当年电被用到了所有的机械产品,我想人工智能也会用到所有的工程制造、制造业上。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研究的顶级专家,王坚院士平时在工作中是怎么用人工智能来辅助工作的?
王坚表示,**最让他感受到冲击的是写代码,他认为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彻底改变。**过去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行业,但让他吃惊的是这个行业已经在发生彻底的改变。他相信,其他很多方面也会发生改变。
全国政协委员 陈伟鸿:这次两会的会场内外我采访了很多人,听一听他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
全国政协常委 钱智民:我所在的新能源行业,目前与智能结合得还不够紧密。未来,我期待着AI和能源的发电侧、用户侧和电网侧都能够紧密结合,这样新能源就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 万建民:在南方已经有无人农场,让更多人力资源可以从事一些更精尖的生产,把这些简单的劳动让人工智能来完成。
全国人大代表 于旭波:比如在工业母机领域,生产制造环节加上人工智能之后,设计师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简单。因为它可以把性能的要求和材料的性能指标匹配起来,自动生成技术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 张晓仑:随着DeepSeek问世,它解决了有限算力加先进算法,能够省去大量对于算力建设的费用,很多企业投入的成本就可以接受了。
来源: 央视财经、之江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