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里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正如人生充满的惊喜和挑战,在科学家们的手里,阿甘膝盖上的那盒巧克力,正在创造想象之外的“新品种”。
近日,记者走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在这里,该所副所长陆隽正为人们卸下一份甜蜜“负担”——团队研发的“控糖”巧克力将登上生产线,为“未来食品”带来更多可能。
陆隽团队研发的岩藻巧克力 受访对象供图
海藻+巧克力,防控糖尿病?
咸鲜+香甜,妥妥的“黑暗料理”?一边是海里肆意生长,随浪飘摇的海藻;一边是生活里象征着愉悦,有着丝滑口感,微苦带甜的黑巧克力,很少有人会将它俩联系在一起,但眼下,“快乐养生”或许可以靠这个看似黑暗的食物实现。
陆隽团队研发的岩藻巧克力 受访对象供图
“我们从裙带菜中提取了岩藻多糖,在精准配比和制作工艺后,成品岩藻黑巧是吃不出海藻味道的。”陆隽介绍,目前,样品已经完成了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团队召集了140位前期糖尿病患者,所有人每天需要摄入两块黑巧克力,其中70名尝试的就是团队研发的岩藻黑巧。“随机双盲,就是测试者并不知道自己吃到的是哪一种,大家都按照自己的日常去生活了100天。”
实验结果显示,测试组的胰岛素抵抗性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的抗性上升,甚至有人已经发展到初期糖尿病阶段。陆隽表示:“目前,我们还在寻求和医院合作,附加运动辅助,并拉长测试时间,看是否能扭转前期糖尿病的症状。”
对于普通人来说,岩藻多糖也已初步证实对消化淀粉的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说,经常吃淀粉类食品的人,饭后来一颗巧克力,会减少淀粉分解成糖的吸收,起到抑制增胖效果。”陆隽说道。
陆隽在实验室 受访对象供图
“快乐养生”,未来食品新趋势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2.9%,仅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就高达1.48亿,而糖尿病在年轻人中的患病率正逐年增长。
Ⅱ型糖尿病前是一种潜伏状态,此时,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据了解,在这个阶段,通过饮食、运动可以降低 30%~40% 的糖尿病发病风险。但很多年轻人忽略了微妙的身体变化,从而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忙碌的生活也让大家很少能下定决心改变饮食作息习惯。”陆隽表示,“16+8”轻断食、每日运动等习惯可能有效但难以坚持。“如果通过两块巧克力可以阻止糖尿病发生进程,对比不得不饿的方法来说,会更简单。”
他认为,未来食品在满足果腹欲望之后,也会成为人类守护健康、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
这也是团队开发岩藻巧克力的初衷。“因为海藻全身都是宝,它富涵的蛋白质可以制作‘人造肉’,岩藻多糖被证实具有抗凝血、抗血栓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它的味道可能无法被所有人接受。”陆隽说,“这时,自带浓郁味道的黑巧克力就成为与之结合的最佳载体。”
蓝碳经济,也能赋能美好生活
将海藻变成巧克力,远非简单混合。团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提取工艺的优化,二是口感的调和。传统海藻加工多采用高温或化学溶剂,易破坏活性成分。团队研发的绿色工艺,要保证既能高效提取多糖和蛋白质,又能将剩余残渣转化为海藻肥料,实现零废弃。
口感方面,黑巧克力的可可含量成为关键。目前,陆隽已经实现将岩藻多糖加入到50%~90%的黑巧之中。其中52%的可可含量适合大众口味,而85%的版本则瞄准“黑巧爱好者”。大约一年前,陆隽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回国,来到位于浙江嘉兴的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大洋彼岸相似,他发现浙江的海洋资源蕴藏丰富,大有发展空间。
嵊泗海岛 图源:潮新闻
“但过去,相较经济型鱼类,藻类的规模化种植并不受重视。” 一年里,陆隽相继走访调研浙江舟山、象山、温州洞头等沿海区域,发现浙江主产的羊栖菜、裙带菜等褐藻长期以初级加工品的“成吨”低廉出售,价格受制于人,利润微薄。
“未来,如果岩藻巧克力拥有广泛的消费市场,海藻也能从低端原料变为高附加值产品,当地促进‘蓝碳经济’的动力自然也就更足。”陆隽举例说,“如果一吨海藻等同于500公斤饲料的公式换算成10万颗功能巧克力,海藻也能卖得比鱼贵。”
“我们还在着手研发岩藻奶茶、岩藻面包等更多群体喜爱的产品。”陆隽介绍。当科技逐渐发展,全民健康、绿色低碳和经济发展,也能融合进“一口又一口”的生活细节中。
(来源:潮新闻)
来源: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