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在船上,有多少方式可以预知天气?

对航海来说,海上天气预报有多重要呢?

我们先看一项数据就知道了:在海洋工程技术和海洋预报技术发达的今天,世界海难的60%-80%仍然是由于对于天气条件的轻视和水文气象保障的不规范而造成的。

就算没有到发生灾难的程度,不管是民船还是军舰,坏天气的负面影响也足以让船上的人们头疼了。比如除了影响航行安全,还会让搜救变得更困难;对军舰来说,也曾发生过因为预报手段落后,导致航母上的舰载机全部报废的事故。

海上的坏天气也有其自然规律。比如,经常出海的人都知道,夏天要躲避台风,冬天要面对寒潮。

台风本质上是强到一定程度的热带气旋,速度快,能量大,为了船员的人身安全等考虑,严重时就需要被迫停止航行;至于寒潮,你可以理解成一团冷空气推着暖空气走,锋面(也就是冷暖气团的交界的面)处会发生突变性天气,可能刚刚还在吹暖风下一刻冷风就来了,这样的天气突变不仅会带来大风,还可能带来降水,而且降水后接着遇上冷空气,船体就会结冰,导致重心上移,稳性变差,在本就是大风大浪的天气里愈发颠簸。

不过,台风好歹是短时的,且影响范围小,只要绕着走就可以躲避,而寒潮的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不易躲避,多数只能选择硬抗,通过调整航线来垂直穿过锋面而不是平行通过,就像飞机降落时都要避免侧风。不过,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侧风导致的航行麻烦,过程中也要承受寒潮带来的大风大浪大雨以及颠簸。

好在,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了越来越详尽准确的天气预报,海洋上的气象信息的传送途径也越来越多,让我们能更好地应对海上的坏天气。

那么问题来了,在海上,都有哪些渠道获取气象信息?

优良传统——船载气象传真机

传真是一种成熟的现代化通信技术,能传送文字和图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气象传真广播遍及世界上所有的海洋,几乎所有重要的沿海国家都通过气象传真广播,发布气象报告,发送各种天气图、海况图及卫星云图等,为船舶提供气象服务。

图片说明:郑和舰上的船载气象传真机正在打印出气象传真图(张志友团队 / 摄)

现在,大部分船上都装备了气象传真接收机,因而可以方便、可靠地获得航行海区有关国家发布的气象、海况等传真资料。这些信息里包括各类气象、水文信息,转换成无线电传真信号,由大功率海岸电台发布,再由船上的气象传真机接收,转换成图像形式打印出来,就是我们在船上看到的气象传真图。

目前,全球已有气象传真发射台40多个,分布在陆地和岛屿上。世界气象组织将气象传真广播台划分为6个区域: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西南太平洋和欧洲,不同的发射台有各自不同的呼号、频率、广播时间及内容细目,可以通过航海文件查询。

二、读懂传真图——航海者的必备技能

气象传真打印出的图,也叫天气图,说白了,就是“天气的地图”。既然跟地图相似,因此底图上也有墨卡托投影、平面投影等形式,同时又填有各个地区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气象要素观察记录——

这种天气图在航海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看懂这些规则复杂的天气图是航海者的传统技能,即使是在网络应用便捷发达的今天,也是航海者必备的一项技能。

气象传真图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航海最常用的气象传真图主要有三种,包括地面图(地面分析图和地面预报图)、高空图(高空分析图和高空预报图)和辅助天气图,其中,辅助天气图又可分为地面辅助图(包括海浪图、海流图、台风警报图等)和高空辅助图(流线图、卫星云图等)。

其中,地面图是航海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天气图之一。地面图又分为地面实况分析图和地面预报图两种。

地面分析图每隔6小时一次,其图时分别为世界时0000Z(Z对应0时区)、0600Z、1200Z、1800Z(对应北京时0800时、1400时、2000时和0200时)。图上的内容丰富,常用符号和英文缩写较多。

下面以JMH(东京1台)发布的地面分析图为例,介绍一张小小的图里包含的天气信息。

图片说明:亚洲天气图(整页展示) / 图片来源:日本气象厅

首先,左上角小方框里的是图名和标题,第一行“ASAS”,有两个“AS”,其中前面的AS是图类代号,是“Analysis”和“Surface”的缩写,意思是地面分析图;第二个AS为图区代号,是“Asia”的缩写,意思是亚洲地区。

图片说明:常用传真图种类代号

“ASAS”右边的“JMH”是东京1台发射台的呼号,UTC(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代表协调世界时,因此该图表示日本东京1台发布的亚洲地区地面分析图(或实况图),时间是世界时2012年9月23日00时。

图片说明:部分传真图区域代号

另外,图上还有多处警报符号。其中——

FOG[W](Warning)为浓雾警报,能见度<0.3海里

[GW](Gale Warning)为强风警报,风力8-9级

[SW](Storm Warning)为暴风警报,风力10-11级

[TW](Typhoon Warning)为台风警报,风力≥12级

这一部分,是有关台风的警告。从上到下,每一行的意思分别是:

2012年第17号台风杰拉华

从强热带风暴升级而成

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

中心位于北纬11.8度,东经128.9度(由飞机定位,误差小于20海里)

几乎固定不动

近中心最大风速70节

阵风100节

预计近中心最大风速将达到85节

未来24小时

预计阵风将达到120节

距中心80海里的范围风速超过50节

距中心180海里的范围风速超过30节。

蓬勃应用——互联网获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发布气象信息已经成为每个气象台站发布气象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气象信息包括实况和预报信息两种,信息内容有文字描述的,也有图表形式的。

总的来说,通过互联网往往可以获得最新的且详尽的海上气象数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船舶驾驶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查阅、下载所航海域详细的气象和海况信息。

现在,船上使用比较多的气象软件有:流浪潮汐、海洋天气、windy等等。只是船上的信号较弱,有信号的时候才能使用互联网产品。好在,近几年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船舶卫星通信成本越来越低。

除了气象传真和互联网软件,其他渠道还有 NavTex(航行警告电传系统)和 Inmarsat(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也都能及时接收天气报告和警报报文。

此外,如果是航行于沿海水域的船,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沿岸的广播、电视、报纸、VHF(Very high frequency,中文为“甚高频”)电台等多种途径获取气象海况预报信息或者警报信息。

天气预报对人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或许,从天气预报节目总是安排在电视台最黄金的时段这一点,就能感受到它有多么被人们需要。而对于航海者,这种重要性又会加倍——

因为,如果在陆地上遇到坏天气,我们至少可以想办法躲避,寻求遮挡物的庇护;而在海上,在风浪里,人和船都像沧海一粟,与大自然是真正的短兵相接。好在,现在随着科技发展,天气预报服务的准确性和使用的便捷性都在不断提升,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精准更实时的天气信息,在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找到更安全的航路。

来源: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