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风风火火的外卖小哥,正骑着他的“小电驴”在武汉街头的大街小巷里穿梭送外卖呢。突然,他眼前出现了惊险的一幕——有人“哐当”一下倒在地上,心脏骤停啦!这外卖小哥那叫一个勇敢果断,立刻像个超级英雄一样,迅速拿出外卖箱中长期携带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他熟练得就像专业医生一样,按照操作流程,“唰唰”几下就给患者贴上电极片,“咔嚓”一下进行了除颤,嘿,还真把患者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这本来是一件超级正能量、值得使劲儿夸的事儿,外卖小哥还反复拒收了家属事后发的888元红包,这下可好,网友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开始热议起来啦。好多网友都在那儿说:“哎呀,这888元说不定连AED电极片的更换费用都不够呢!”就这么着,AED电极片一下子就被推到了大众的眼皮子底下。那为啥这AED电极片会那么贵,还必须得一次性使用呢?咱们呀,就一起来好好扒一扒!

一、AED电极片的重要使命

AED,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它就像是医疗界的“超级救星”,专门在院前紧急救治的时候大显身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随时待命的“急救小能手”,在那些热闹的公共场所,比如商场、机场、地铁站,它就默默地待在那儿,等着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呢。

而电极片呢,那可是AED和人体之间的关键“桥梁”。它就像一个忠诚的小使者,承担着传递能量、电击除颤的重要使命。当患者心脏骤停的时候,心脏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跳动的节律变得乱七八糟。这时候,AED就通过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像一个敏锐的小侦探一样,精准地检测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心室颤动等可除颤心律,AED就会马上发出“攻击指令”,通过电极片把适量的电流传输到患者心脏,就像给心脏来了一剂“强心针”,试图让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节律,把患者从生死边缘硬生生地拽回来。所以啊,电极片的性能那可是直接关系到除颤的效果,就好比一场战斗中武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胜负一样,它可太重要啦!

二、AED电极片价格昂贵的原因

(一)高技术门槛的核心部件

你可别小看这两片小小的AED电极片,它的核心部分技术含量非常高。它就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里的关键组件,里面藏着能够分析心脏跳动节律的模块和实施电击心脏功能的放电模块。要制造出这么厉害的模块,那可真是一场“超级大作战”,需要众多领域的专家和工程师齐心协力。医疗领域的专家就像知识渊博的军师,得确保对心脏电生理知识有准确的把握;电子工程师就像技艺高超的工匠,要设计出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电路和算法。为了研发出这些模块,他们可能要花费无数个日日夜夜,进行无数次的实验和优化。比如说,为了提高对心脏节律分析的准确性,研发团队可能要在实验室里泡上好几个月,不断地调整参数、改进算法,这背后可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啊,成本自然就像火箭一样“嗖嗖”往上涨啦!

(二)高精度电子元件与高品质材料

在制造AED电极片的过程中,那可是一点儿都马虎不得。它需要用到高精度的电子元件,这些元件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小士兵,精度要求高得离谱,这样才能保证能够精确地检测和传递心脏电信号。同时,各个环节、各个配件所使用的材料也必须是高品质的。高精度电子元件的制造工艺复杂得就像在走迷宫,成本自然也很高。而且为了确保电极片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所选用的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就像选美比赛一样,只有最优秀的材料才能入选。比如说,电极片的导电凝胶等关键材料,那可是身兼数职,既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把电流稳稳地传递到心脏;又要有稳定性,不能动不动就“闹脾气”;还得有生物兼容性,和人体接触的时候就像好朋友一样和谐,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些高品质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所以电极片的造价成本就像坐了直升机一样,蹭蹭往上涨啦!

(三)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因为AED电极片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那可是紧紧绑在一起的,所以它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严格得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一点儿漏洞都不能有。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层层把关和严格检测。生产厂家得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就像给电极片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确保每一片电极片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这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质量检测设备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只有通过严格检测的电极片才能“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市场。比如说,每一批电极片都要进行多项性能测试,像导电性测试、与人体皮肤兼容性测试等,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都不能“放行”,就像考试不及格不能毕业一样。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也是电极片价格昂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AED电极片必须一次性使用的奥秘

(一)导电凝胶的损耗

电极片的主要成分是导电水凝胶,这可是实现电流从电极片传导到人体心脏的关键物质,就像一座桥梁,把电流稳稳地送到心脏。但是,这个导电凝胶就像一个“小气鬼”,只要除颤放电一次,它就会产生损耗。随着放电次数的增加,导电凝胶的性能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逐渐下降,它传导电流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这会直接影响到电极片对心脏电信号的检测准确性以及电击能量的传递效果,就像信号不好的手机,通话质量肯定差。如果重复使用损耗后的电极片,那就好比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很可能导致除颤失败,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那可就麻烦大啦!

(二)保证卫生与避免交叉感染

在急救过程中,卫生和避免交叉感染那可是头等大事。一次性使用的电极片就像一个“卫生小卫士”,在使用后就被替换掉,能够有效杜绝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你想想,心脏骤停患者的情况本来就十分危急,这时候他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病怏怏”的小孩,非常脆弱。如果使用过的电极片未经更换就用于下一位患者,就像把一个带着病菌的东西传给了别人,很可能会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传播给新的患者,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一次性电极片为急救过程提供了可靠的卫生保障,确保每一次除颤操作都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下进行。

(三)有效期限制

电极片的有效期就像它的“保质期”,通常根据制造商而有所不同,一般在2 - 5年。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电极片内部的导电凝胶会有一定的水分流失。水分流失就像人缺水一样,会导致导电凝胶的性能发生变化,影响其传导电流的能力。即使在有效期内未使用过的电极片,它的性能也可能会因为自然因素而逐渐下降。所以,为了保证电极片在使用时始终具备最佳性能,就必须严格按照有效期进行更换,过期的电极片就像过期的食品一样,不能再使用啦!

四、AED电极片价格与使用成本分析

(一)电极片价格情况

不同品牌的AED电极片售价就像不同商场里的商品一样,存在一定差距。不过总体来说,作为耗材配件,它的价格相对设备本体而言是比较低的。一般情况下,普通的AED电极片每片价格在几十元到3000元不等。对于一些个人家庭用户、公共场所、企业单位和医疗机构来说,虽然AED体外除颤仪设备可以保存很多年,除电极片外只有电池可能老化需要更换(电池一般使用年限能达到5年以上),但电极片作为耗材,它的更换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不过呢,由于AED主要用于紧急抢救,除医院外其他场所使用频率较低,可能几年才用一次,所以这些小额的耗材费用通常不会给使用者造成太大的资金压力。

(二)使用成本综合考量

从整个AED的使用成本来看,电极片的更换只是其中一部分。除了电极片,还得考虑AED设备本身的价格、电池更换成本、设备维护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培训费用等。AED设备本身价格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之间,这就像不同档次的汽车,价格会因为品牌、型号、功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电池更换一般几年一次,费用相对适中。设备维护包括定期的检查、校准等,也需要一定成本。此外,为了确保使用者能够正确操作AED,还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培训费用也不能忽视。综合这些因素,虽然电极片价格相对不高且是一次性使用,但AED的整体使用成本对于一些场所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AED电极片相关使用注意事项

(一)确保皮肤条件

在使用电极片时,必须确保患者皮肤干燥、干净和无污染物。这就像在安装一件精密的仪器,得把安装的地方清理干净,才能保证安装得好。良好的皮肤条件能够保证电极片与皮肤紧密贴合,就像磁铁吸住铁块一样,从而实现最佳的电流传导效果。如果患者皮肤潮湿、有污垢或其他污染物,就像在电极片和皮肤之间隔了一层“障碍物”,会影响电极片的黏性和电流传导,导致检测不准确或电击能量传递不畅。所以,在使用AED前,要迅速清理患者胸部皮肤,用干毛巾擦干水分,为电极片的粘贴创造良好条件。

(二)正确粘贴位置

电极片必须正确粘贴在身体相关位置,这就像地图上的精确坐标一样重要,才能确保准确的电能传输到心脏。一般来说,成人电极片有特定的粘贴位置,通常一片位于胸骨右上方,另一片位于左侧乳头外侧几厘米处。对于儿童患者,电极片的粘贴位置会有所不同,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型进行调整。准确的粘贴位置是保证除颤效果的关键,如果电极片粘贴位置错误,就像子弹打偏了一样,可能会导致电击能量无法有效作用于心脏,影响除颤成功率。所以,在使用AED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指示正确粘贴电极片。

(三)遵循操作指南

严格按照AED设备的操作指南和培训指导进行操作,这是使用AED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铁律”。AED设备的操作有明确的步骤和时机要求,使用者必须像士兵听从命令一样,熟悉并严格执行。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各个操作环节的注意事项。例如,在开启AED后,要按照语音提示或屏幕指示进行操作,不要随意跳过步骤或提前进行电击。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因紧张而出现操作失误,确保每一次除颤操作都准确、规范。

(四)避免人员接触

在使用AED进行心脏除颤前,要确保没有任何人与患者直接接触。这是因为在电击时,电流会像一条调皮的小蛇一样,通过患者身体传导,如果此时有人接触患者,电流可能会传导到接触者身上,导致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电击伤害。所以,在AED分析心律和准备放电时,周围人员要迅速像躲瘟疫一样远离患者,保持安全距离。只有在AED提示可以进行电击后,并且确认周围无人接触患者时,才能按下电击按钮。

(五)注意自身安全

在使用AED时,使用者自身也要注意安全。要避免触碰患者以外的金属物体、水或其他导电物体,防止自身触电。例如,在操作过程中,不要站在有水渍的地面上,也不要同时接触患者和金属物品。如果自身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就像在危险的悬崖边行走一样,可能会在电击时引发意外事故,不仅危及患者生命,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所以,在使用AED时,要时刻关注自身安全状况,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可靠。

(六)检查电极片与连接线

在使用AED前,要彻底检查电极片和连接线是否完好。查看电极片包装是否破损,电极片表面是否有划痕、污渍等,连接线是否有断裂、磨损等情况。如果发现电极片或连接线有任何损伤,就像发现了一颗有问题的螺丝钉,都不能使用,应及时更换新的电极片和连接线。确保设备在使用前处于完好状态,是保证除颤操作成功的基础。否则,可能会因为设备故障而导致除颤失败,延误患者的抢救时机。

(七)妥善保存电极片

在非使用状态下,应妥善保存电极片,避免受潮或高温等因素造成的损坏。电极片应存放在干燥、阴凉、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就像把珍贵的宝物放在安全的保险箱里一样,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空气的侵蚀。平常时候不要拆解电极片包装,因为它就像一个容易受伤的小宝贝,极容易被氧化从而受影响。正确的保存方法能够延长电极片的使用寿命,保证其在需要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如果电极片保存不当,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影响除颤效果,所以要重视电极片的保存环节。

六、AED电极片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就像一辆飞速行驶的列车,AED电极片的制造技术也在持续创新。未来,可能会有新的材料和工艺被应用于电极片的生产,就像给电极片换上了新的“装备”,使得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例如,研发出更高效、更稳定且成本更低的导电凝胶材料,或者改进电极片的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就像给工厂安装了一台超级高效的机器,从而降低电极片的价格。这将有助于提高AED的可及性,让更多场所能够配备AED设备,为更多患者的急救提供保障。

(二)可重复使用电极片的探索

目前,虽然大部分AED电极片设计为一次性使用,但也有科研团队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一样,在探索可重复使用电极片的可能性。如果能够成功研发出可靠的可重复使用电极片,既能保证除颤效果,又能降低使用成本,那将是AED领域的一大突破。可重复使用电极片需要解决诸多技术难题,比如如何在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导电性、如何有效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等。但一旦取得成功,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将为AED的广泛应用带来新的机遇。

(三)智能化与个性化发展

未来的AED电极片可能会朝着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电极片可以与AED设备实现更紧密的交互,就像两个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实时反馈患者的心脏电活动信息,帮助医护人员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个性化方面,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体型、心脏状况等因素,电极片能够进行自适应调整,就像一把量身定制的钥匙,提供更精准的除颤方案。这将进一步提高AED的急救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七、结语

外卖小哥用AED救人后家属发红包引发的关于AED电极片费用的热议,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我们对AED电极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AED电极片价格昂贵且必须一次性使用,这是由它的高技术门槛、高精度元件与高品质材料、严格质量控制以及自身特殊性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虽然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它在心脏骤停急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就像战场上的一把利刃,能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就像期待一场精彩的演出一样,期待AED电极片在未来能够不断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为更多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加重视AED的普及和应用,让这一救命设备在更多场所发挥作用,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让更多人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AED将为构建更安全、更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简介:梁仁海,桂林理工大学教师,高级实验师;科普中国专家,2023年、2024年科普中国百佳科普号《桂粤科普》运营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广东省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广东省科普讲师团成员,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高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来源: 桂粤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