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女士平素酷爱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几个月前,其大便突然出现了暗红色的血液,平常每天上午都要排便一次的习惯也变得毫无规律可言。起初,她以为是痔疮引起的出血,没有太在意,便调整了饮食习惯,可依旧有暗红色血液。

近期,宋女士前往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经放疗科负责人刘伟副主任医师系统检查,宋女士被确诊为肠癌。

刘伟副主任医师介绍,大便带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许多人第一反应是痔疮,实际上,肠癌也可能导致便血。由于痔疮和肠癌的早期症状相似,容易被混淆,但两者的治疗和预后却截然不同。及早检查跟治疗尤为重要。

一、痔疮与肠癌便血有何区别?

1. 便血的颜色与形态

**痔疮便血:**通常为鲜红色,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或滴落,有时呈喷射状。便后出血多自行停止,可能与排便时的摩擦有关。

**肠癌便血:**血液常呈暗红色或黑色,与大便混合,可能伴有黏液或脓液。便血现象不一定每次发生,但可能持续存在。

2. 伴随症状

**痔疮:**通常无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可能伴有肛门瘙痒或痔核脱出。

**肠癌:**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大便形状变细、腹痛、腹胀,晚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和贫血。

3. 全身症状

**痔疮:**一般不会引起全身症状,除非长期大量出血导致贫血。

**肠癌:**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中医认为这是久病耗伤正气所致。

二、如何初步判断便血原因?

1. 观察便血特征:鲜红色血多为痔疮,暗红色或黑色血需警惕肠癌。

2. 注意伴随症状:如果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

3. 高危人群警惕:有肠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更需重视。

三、预防与筛查建议

**1. 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膳食纤维,减少红肉和加工类肉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肠癌风险。

**2.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加强锻炼,保持规律作息。

**3. 定期体检:**40岁以上或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4.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便血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尽早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专家提醒

**放疗科负责人刘伟提醒:**大便带血可能是痔疮,也可能是肠癌的信号。通过观察便血特征、伴随症状以及及时就医检查,我们可以更好地辨别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论是痔疮还是肠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都是预防的关键。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肠道健康,远离疾病威胁!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放疗科 吴琴静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