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中医病名,西医认为是一种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常见病。感冒应与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鉴别,后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额外的症状包括发热、冷颤、身体及肌肉酸痛。流感对于免疫能力较差人群(主要是婴幼儿、老人)可以是致命的。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不需要特别治疗可以自愈。症状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喉部痒、痛或有痰、咳嗽、头痛及乏力,一般情况下感冒经3~7天可痊愈。目前对于感冒的治疗没有很好的专效抗病毒药物,都是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任何药物都不可能立马治愈感冒。感冒的恢复靠的是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坚持锻炼,提高免疫力是治愈感冒的最主要措施。但是可以使用中成药或西药去对症处理,缓解相关症状。

感冒常服用的西药包括:

治疗发热、咽喉痛: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治疗鼻塞:推荐伪麻黄碱,伪麻黄碱能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 对血压的影响较小, 是普通感冒患者最常用的减充血剂。但不宜连续用超过 7 天。

治疗鼻涕、打喷嚏:推荐抗组胺药,推荐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此类药缓解鼻涕、打喷嚏效果好,可减轻咳嗽症状,为普通感冒的首选药物,但是会有嗜睡的不良反应,因此吃药后不要开车、进行高空作业等。

治疗咳嗽:可选择右美沙芬镇咳,主要用于干咳,无成瘾副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复方感冒药,例如999感冒灵颗粒、复方感冒片、感康片等可选择,但是注意服用了复方感冒片就不要再单独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肝损伤。

除了西药,中成药也可以缓解相应症状,但要注意正确使用中成药,最关键的是要分清寒热,如果要不对症,治反了方向,症状可能还会加重。

风寒感冒:发热不明显,恶寒重(怕冷的厉害),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口渴想喝水,咳嗽吐黏痰。

感冒常用的中成药包括以下几种

风寒感冒颗粒——用于风寒感冒

荆防颗粒——风寒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寒包热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兼有咽痛、咽干、黄痰)

风热感冒颗粒——风热感冒

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咳嗽较重

银翘解毒颗粒——风热感冒咽痛较重

藿香正气液、午时茶颗粒——胃肠型感冒,感冒兼有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多因夏季贪凉,吹空调,吃冷饮,兼暑天湿气重所致。

感冒的预防

感冒重在预防,平常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换季时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机体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另外感冒病毒最易经由鼻咽腔分泌物传染,日常生活要洗手和被污染环境的消毒剂的应用可减少感染的传播。

(本文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撰稿:宁子昕

审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