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对话,“医生。我头晕......”“您是哪种晕呢?能不能描述一下,昏不昏呢”“就是感觉自己天旋地转的”。病人可能也描述不出来,只是觉得头晕晕的不舒服,这就可能让大家把眩晕、头晕、头昏混为一谈,今天我们就讲讲眩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发生眩晕后该怎么办。
眩晕是指空间判断能力出现问题,人们通常会感觉外界在旋转,自身在旋转、摇晃、移动,是没有实际运动时出现运动错觉的头晕,有的人甚至会有恶心、呕吐、行走困难的情况,以及在眩晕发作时出现眼球震颤的现象。而头晕是在运动或者视物之间感觉快要昏倒,头昏是指昏昏沉沉、头重脚轻的感觉。
我们通常对眩晕在不同时间和场景有不同的描述,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这种疾病,去认识、鉴别这种身体的不适,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眩晕的病因复杂多样,金元四大家朱丹溪认为“无痰则不作眩”,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主虚,谓“无虚不能作眩”,各位医家针对眩晕的病因有不同的思想,但对眩晕的症状描述是相似的,“其状目暗,耳鸣,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不省人事。盖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气血衰弱,脏腑阴阳失调等都有可能导致眩晕,所以我们要引起重视。
那当我们突然出现眩晕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该静卧休息,找到一个舒适的体位,观察是否可以缓解,如果不能需要及时就医,可以选择眩晕专科门诊或急诊,我们还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缓解,比如掐揉风池穴、按揉印堂及太阳穴和敲打率谷穴及耳周的穴位等。
在眩晕发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的情况:
注意不要发生跌倒、摔伤等严重后果
监测血压、心率有没有变化
如果眩晕伴有视物重影或变形、口角歪斜、饮水呛咳、行走不稳、肢体麻木无力时必须立即就医,通过卒中绿色通道入院
眩晕的病因复杂多变,眩晕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最主要的是找到疾病背后的病因,对症下药。
但如果眩晕长时间持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情况来尽量避免眩晕的发生:
避免可能引发头晕的动作,例如抬头或弯腰
将物品存放在易于接触的地方
坐下后或躺下后缓慢起身
站立前紧握双手并弯曲双脚
学习结合眼睛、头部和身体运动的练习,有助于防止头晕
进行物理治疗和锻炼,增强肌肉和尽可能长时间保持独立的步态
接受前庭康复治疗(一种专业的物理疗法,针对外周和中枢前庭功能障碍症状)
(本文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撰稿:邓益
审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