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拿到一张海图,怎么看其中门道?

海图本质上是地图的一种。

不过,和我们更熟悉的陆地地图比起来,海图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比如,海图用于航船,所以深度起算面选用有利于航海的深度基准面;由于外部环境影响,所以海图需要及时更新,以确保船只的航行安全,等等。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海人员,会看海图可是必备技能。

打开一幅海图,首先映入眼帘的会是大片的黄色和蓝色,以及很多文字与数字。那么,这些颜色图案、文字与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或者说,海图怎么看、怎么用?

看懂海图,分以下四步——

第一步,看海图标题栏:

海图标题栏,也就是海图的说明栏,一般刊印在图角空白处(海图内陆处或航行不到的水面上),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印在图廓外适当的地方。

图片说明:海图局部(海图标题栏)

标题栏的要素包括:图名,比例尺,基准纬度,投影方法,测量年份及资料来源,深度、高程的单位及基准高程,潮信表,各种警告及注意事项等信息。

第二步,看图廓注记:

在海图图廓的四周,也包含了许多与出版和使用海图有关的资料。包括:海图图号、出版发行情况、小改正、图幅、对数图尺、邻接图索引等信息。

1.海图图号

图号是每一份海图的数字标记,可以用来查阅和保管海图。中国的海图图号印在海图图廓的四个角上,不论海图怎样放置,均可从该图的右下角看到图号。

海图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随着种类不同,编号的规则也有所不同。

依据内容和用途,海图可分为航海图、普通海图、专题海图。其中,航海图直接用于航海定位,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海图,也是出版量最大、用户最多的海图。

按照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大小,航海图可进一步分为海区总图、航行图和港湾图三类。其中——

总图(general charts)包括世界海洋总图、大洋总图和海区总图,比例尺一般为1:300万或更小。总图涵盖的范围很大,包含的航行信息却很少,图上只记载简略的岸线、岛屿、水深点、重要航标和港口位置等。所以,总图只供远洋航行船舶研究海区情况、拟定大洋航线和制定总的航行计划使用。

航行图(sailing charts)包括远洋航海图、近洋航行图和沿岸航行图,比例尺一般为1:10万~1:300万。航行图上会比较详细地记载近海航行所需要的灯塔、灯浮、无线电助航标志及碍航物等。

港湾图(harbour charts)包括港口图、港区图、港池图、航道图和狭水道图等,比例尺一般大于1:10万。港湾图主要显示港湾和锚地,图上详细表示沿岸地形、港湾设施、海底地貌、助航设备、航行障碍物等要素。

一般情况,世界海洋总图及大洋总图用两位数字编号;海区总图用三位数字编号。而航行图采用五位数字编号,单单航行图就分为远洋航行图(五位数编号第二位数为0)、近海航行图(编号中第三或四位数为0)和沿岸航行图(编号只有第五位数为0)。船舶进出港的港湾图也是五位数字编号,但是全都不为0。所以只要看看数字位数和0的位置,就知道海图的种类了。

为了方便划分世界海洋进行制图,我国的海图命名是以中国海域为中心,将世界海洋分为9个大区,用1-9表示,中国海区就用“1”来表示。中国海域还进一步划分成8个区域,从渤海及黄海北部至南沙群岛海域,用11至18表示。

图片说明:海图右下角的海图图号。图中的两张海图编号11500和11381,前两位11代表代表中国海区的渤海及黄海北部,但前者第四位的0代表这是一张近海航行图,而后者没有0代表这是一张港湾图。

2.出版和发行情况

在图廓外的下边靠中间位置,一般会印有新图的出版和发行单位、日期,右边还印有该图新版或改版日期、制版年份和印刷方法等。比如下图中的这张海图,出版单位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道测量局,由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片说明:海图的出版和发行单位

3.小改正

海图不能像电子地图一样实时联网更新,但是海上航标、障碍物等各种信息经常发生变化,因此航海图书部门每周会发行用来改正海图、航海图书的《航海通告》,内容包含那些还有效、重要的航行警告。

而在海图廓外左下角,一般登记该海图出版以来改正过的所有航海通告的年份和号码,这称为海图小改正,以备查考该图是否改正到最新版本。而每次出海前,为了保证航行安全,规避危险,要及时改正海图,相当于“手动联网”让海图版本快速更新。

另外,有时新版地图还没有发布,航行途中收到一个即时的通知,比如某处发现了碍航物,需要即时添加一些小改正,一般大副会用铅笔在海图上标注,待海事局发布了正式通告,再用红笔做更新。

图片说明:海图上的小改正

第三步,看海图基准面:

海图基准面包括高程基准面和水深基准面。物标的高程、海图的水深、潮高等,都是从一定的基准面开始起算。

图片说明:海图基准面示意图

高程基准面是物标高程的起算面。各国出版的海图,他们高程基准面都不太一致。中国沿海高程基准,自1990年12月1日起开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台湾、舟山群岛及远离大陆的岛屿,就采用当地平均海面作为高程基准面。海图上所标的山头、岛屿等高度都是从高程基准面起算的。所以可能因为每个国家高度起算的基准不同,同一座山在不同版本的海图上却有不同的高度。

海图深度基准面是海图上标注水深的起算面。各国海图的深度基准面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国家采用天文最低潮面,有的国家采用平均低潮面等。为什么还要有所不同呢?

在确定深度基准面时,如果把深度基准面定得过低,图上水深会小于实际水深,许多航道不能利用;如果把深度基准面定得过高,图上水深会大于实际水深,不能保证航行安全。综合考虑,既要保证舰船航行安全,又要考虑航道利用率。我国就选用理论最低潮面,就是理论上潮水可能的最低值,来作为海图深度基准面,这样能够使得大多数低潮时的实际水深仍大于海图所载水深,有利于航行安全。

第四步,看海图图示:

海图的图幅总归是有限的,所以,为了简明醒目又易辨认,还会将海洋和沿岸上的各种航海资料,以各种符号和简字的形式标绘在海图上,叫做海图图示。

看懂这些海图图示,才能真正理解海图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图片说明:常用海图图示

以上便是看懂海图的一些大致步骤。当然,真实的海图所包含的信息,要比本文提到的更丰富,使用起来也有更多的门道和讲究。

海图的使用场景,也不仅限于航海过程。军事家要制定作战和训练计划、外交人员要进行海上划界、科学家要研究海洋变迁、法律工作者要解决海事纠纷……都需要用到海图。可以这么说,这些鲜艳的黄蓝色彩、多变的几何图形和优美线条所构成的,不仅是海图,也是我们大力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

来源: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