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美食环绕、生活舒适的环境中,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愈发突出,成了家长心中的隐忧。国家卫健委都坐不住了,喊话各位家长:孩子的减肥大计,得赶紧提上日程啦!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莫明华主任教大家怎么科学判断孩子是否超重肥胖,帮他们健康减重。
火眼金睛,辨别孩子是否超重肥胖
判断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可不是简单地看几眼、摸摸肉就能下定论的,得靠科学的方法。
1、BMI是金标准
BMI(身体质量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它的计算公式是:BMI =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对于2岁以上的儿童,每年至少要计算一次BMI,并根据相应年龄、性别的标准来判断。
一般来说,BMI在同龄人中的百分位数大于等于第85百分位但小于第95百分位是超重,大于等于第95百分位就是肥胖了。这就像给孩子的体重状况画了条“警戒线”,帮家长及时察觉孩子是否往“胖友”方向发展。
2、腰围也得瞧一瞧
除了BMI,腰围也是判断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的重要指标。中心型肥胖,就是肚子上肉多,这种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很紧密。
对于6~17岁的孩子,腰围如果大于等于同龄人、同性别的第90百分位数,那可就得小心了。
科学减重,让孩子的健康一路绿灯
一旦发现孩子超重或肥胖,就得赶紧行动起来,但减重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讲究科学方法。
1、饮食调整:孩子的“吃”可得精打细算
(1)小份多样,营养均衡:孩子的每一餐尽量种类丰富。每天要保证吃够12种以上食物,谷类、蔬菜水果、畜禽肉蛋奶、大豆坚果都得有。比如早餐可以来碗杂粮粥,搭配个煮鸡蛋和新鲜蔬菜;午餐、晚餐也得保持这种“食物多样性”。
(2)控制热量,合理分配:肥胖的孩子得适当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入,但不能让孩子饿着肚子。一般来说,要保证孩子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就行。可以适当增加全谷物、蔬菜、豆类这些高纤维、低热量的食物比例,减少精米白面、高油高糖食品的摄入。
(3)零食有度,饮料谨慎选:零食不是不能吃,但得选对。像水果、酸奶、全麦饼干这些健康的零食可以适量吃,而薯片、糖果、巧克力这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零食就得严格限量。饮料方面,白开水、不加糖的茶饮料是首选,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避免“喝”进多余的热量。
2、运动升级:让孩子动起来
(1)有氧运动唱主角:每天至少让孩子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跳绳、骑自行车、游泳、打篮球这些都不错。周末还可以带孩子去郊外徒步、爬山,既锻炼身体,还能亲近大自然。
(2)抗阻运动来助力: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适当的力量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自重训练,比如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每周进行2~3次。
(3)培养运动兴趣:关键是让孩子从运动中找到乐趣,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可以让孩子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找到他们真正喜欢的那一种。
3、其他措施:全方位守护孩子健康
(1)规律作息不能少: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要睡10小时左右,初中生9小时左右,高中生8小时左右。同时,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2)心理关怀要跟上:减重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挫折、压力,甚至出现情绪问题。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
(3)家庭氛围共营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可以组织家庭运动日,大家一起参与体育活动,让孩子在充满活力的家庭氛围中更容易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远离误区,别让好心办坏事
在帮孩子减重的路上,有些误区可得躲远点。
1、过度节食不可取
有些家长一看孩子胖,就直接大幅削减孩子的食量,这其实很危险。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
2、盲目用药要不得
目前市面上一些减肥药、减肥茶,声称能快速减肥,但很多药物对孩子的健康有潜在风险。除非是特殊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否则别轻易让孩子尝试。
3、急功近利心态不可有
孩子减重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别指望一两周就能看到巨大变化,得有耐心,慢慢来,帮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健康习惯。
儿童青少年减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儿科莫明华主任呼吁各位家长:一起响应国家卫健委的号召,用科学的方法、满满的爱,助力孩子们甩掉肥胖的包袱,健康成长!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 樊似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儿科 樊似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