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指导,大理大学师生团队创作的AIGC音乐短视频《蒹葭》上榜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GC精品案例,成为云南省唯一上榜作品,将于近期与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级媒体的上榜作品一起,在全国展播。
《蒹葭》由我校文学院新文科创新实践团团长潘越华老师和艺术学院孙聪老师领衔创作。这也是大理州网络视听创作领域的首条运用AI技术,实现全流程人工智能生产的高质量短视频。视频把出自《诗经·秦风》的《蒹葭》诗歌使用文生视频的方式完成画面生产,并与音乐有机衔接。传统诗歌的意境与民族音乐的交响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实现完美融合,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古韵在现代网络中得以重现和新生。
据主创潘越华老师介绍,全流程AIGC作品《蒹葭》是对当下视听语言的传达挑战的回应,创作团队深耕AI技术,使用多轮对话串联起大模型碎片化的产出,从而成片。第一次听到《蒹葭》这首歌曲时,脑海中就充满了画面感,引发了影视创作的想法。伴随着AI应用越来越多地涌入网络视听行业,于是就萌生了带领团队一起探索实践,把“赶时髦”变为“真应用”,让古老的《诗经》与前沿的AI碰撞共鸣的构想。作品创作历时一个月,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把脑海中的虚拟画面通过AIGC技术变成可看可赏的影视作品。
创作团队成员、文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温意丽表示,《蒹葭》短视频从创意、制作,到视频发布至今已获得800万+的流量,到入选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GC精品100例案例,让我开始深入思考,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利用好新质生产力,用AI等新技术为传播赋能。
文学院院长表示,艺术与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紧密交织,共同推动着文化与社会的进步。今后我们的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将继续紧密结合教学与实践,拥抱前沿技术,以一个又一个“蒹葭”培养卓越人才,回应时代和社会需求。
中共大理州委网信办张雄辉表示,大学是青年和新技术聚集的地方,《蒹葭》上榜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GC精品案例,是大理大学师生以及创作团队运用AI创作的成功实践,《蒹葭》将传统文化意象与现代网络表达深度融合,让AI大模型准确理解“蒹葭苍苍”“在水伊人”的朦胧诗意,通过新技术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作品“网味浓、网感强”,更以沉浸感实现了传统价值观的年轻化传播,体现了“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传播理念。以后期待大理大学师生以及创作团队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来源: 文学院 作者: 杨怡雯 章潘琪
来源: 大理大学生物科学馆